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每个孩子都有过一颗伟大的心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是父母拯救孩子,还是孩子拯救父母?光从物质上看,是前者,因为离开父母的照料,孩子一定不能生存。但从精神上看,后者可能更经常发生。敏锐的心理学家,或者敏感的父母都会知道,每一个生于不幸家庭的孩子,都试图做过拯救者,想拯救爸爸妈妈糟糕的关系,想拯救脆弱的悲观的爸爸妈妈,
作者
武志红
出处
《家庭之友(爱侣)》
2012年第4期59-59,共1页
Family Friend(Lover)
关键词
父母
拯救者
家庭
心理学家
物质上
生存
悲观
精神
敏感期
发生
分类号
G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沈秀芬.
温柔的征服[J]
.中国德育,2005(12):55-55.
2
张宏友.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对离异家庭儿童教育的反思[J]
.贵州教育,2009(2):20-20.
3
杨国珍.
点亮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灯——小记为小婷疗伤的那些日子[J]
.学子(理论版),2012(2):57-58.
4
西仓.
家庭教育难题优思录[J]
.家教博览,2000(9):7-8.
5
成莉.
让阳光人生从起点开始[J]
.山西教育(幼教),2014,0(2):7-8.
家庭之友(爱侣)
201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陈在嘉
郑亚楠
周庆环
孙梯业
潘慧
粟敏
孙英梅
王维民
颜伟
相关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北京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川北医学院
相关主题
医学生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