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对混凝土用水量的影响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含义 水泥净浆在某一用水量和特定测试方法下达到的稠度,称为水泥的标准稠度;这一用水量即称为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它是水泥净浆需水性的一种反应,用100克水泥需用水的毫升数(%)表示。
作者
夏宝林
机构地区
安徽省巢湖铸造厂轨枕分厂
出处
《四川水泥》
2009年第1期46-47,共2页
Sichuan Cement
关键词
标准稠度用水量
水泥净浆
混凝土
测试方法
需水性
分类号
TU528.042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TQ172.12 [化学工程—水泥工业]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乔龄山.
水泥颗粒分布和石膏匹配与用水量及凝结特性的关系(一)[J]
.水泥,2004(6):1-6.
被引量:21
2
林永权.
水泥质量波动对预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
.水泥,2003(1):20-25.
被引量:17
3
包先诚,冯云,赵云中.
关于预拌混凝土所用水泥的看法[J]
.水泥,2007(4):16-19.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廉慧珍,韩素芳.
现代混凝土需要什么样的水泥[J]
.水泥,2006(9):13-18.
被引量:49
2
韩越,何廷树.
石膏种类对缓凝剂辅助塑化效应的影响[J]
.混凝土,2006(8):32-34.
被引量:8
3
罗帆.不同粒级的水泥性能及其强度作用[J].四川水泥,1989,(5):28-31.
4
王春发,杨浩.混凝土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C]//陕西省土木学会建材专业学术委员会.2002年陕西省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2,9.
5
崔庆怡,孔令福,贾忠奎,等.防辐射混凝土结构墙体施工技术探讨[C]//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材料专业学术委员会.2005年陕西省建筑材料新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11.
6
蒋亚清.
高性能混凝土用水量[J]
.混凝土,2000(10):52-53.
被引量:2
7
蔡嘉樱,李健生.
建立水泥质量与新拌砼和易性对应的评价技术[J]
.水泥工程,2001(6):34-37.
被引量:4
8
匡楚胜.
论高性能混凝土用水量[J]
.混凝土,2001(1):53-56.
被引量:12
9
林永权,文梓芸.
预拌混凝土强度和裂缝问题的系统分析[J]
.混凝土,2002(5):26-29.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41
1
王善拔,刘运江,罗云峰.
混凝土的早期开裂和改善途径[J]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09,2(2):39-42.
被引量:5
2
成立,王善拔,余其俊,赵三银,范庆新.
预拌混凝土的缓凝问题及其预防措施[J]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9(1):12-16.
被引量:4
3
王庆乐,汤振峰.
磷石膏作调凝剂生产缓凝水泥[J]
.水泥技术,2006(2):88-89.
被引量:4
4
赵东镐.
现行通用水泥标准之管见(下)[J]
.水泥技术,2006(6):33-36.
5
赵东镐.
混合水泥密度对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影响[J]
.水泥,2007(4):28-29.
6
包先诚,冯云,赵云中.
科学处理用户对水泥质量的投诉问题[J]
.新世纪水泥导报,2007,13(5):13-20.
7
包先诚,冯云,赵云中.
与水泥质量相关的投诉及处理方法[J]
.水泥,2007(11):10-15.
被引量:5
8
张大康.
对水泥性能指标及检验方法的构想(Ⅰ)——新拌混凝土与水泥性能指标的比较研究[J]
.水泥,2007(12):8-13.
被引量:2
9
朱炳喜,章新苏,颜国林,王海兵,董晓军.
某工程局部混凝土超时缓凝原因初探[J]
.水泥,2007(12):17-20.
被引量:2
10
张大康.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控制方法[J]
.水泥,2008(3):11-17.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4
1
乔龄山.
水泥颗粒分布和石膏匹配与用水量及凝结特性的关系(二)[J]
.水泥,2004(7):1-8.
被引量:10
2
胡如进,李琳,王善拔.
水泥颗粒级配的优化[J]
.水泥,2005(8):15-17.
被引量:32
3
韩仁海,杨文科.
通过两个工程实例对水泥生产的建议[J]
.水泥,2007(8):38-40.
被引量:1
4
余柏新.
影响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因素探讨[J]
.水泥,2003(9):18-21.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张茕莺.
降低水泥标准稠度需水量的几点措施[J]
.四川水泥,2011(4):32-3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杜涛,李永良,李国祥,周绍波,沈永麟,张荣生.
利用开路粉磨系统优化52.5硅酸盐水泥性能的实践[J]
.水泥,2017(7):15-18.
2
单超,刘映德,任春玲.
浅谈降低水泥标准稠度需水量的几点经验[J]
.水泥工程,2023(6):24-26.
被引量:2
1
柏翠云,赵宏旭.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值的影响因素探讨[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8):52-53.
被引量:2
2
余柏新.
影响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因素探讨[J]
.水泥,2003(9):18-21.
被引量:6
3
颜碧兰,江丽珍,等.
国家标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修订内容介绍[J]
.建材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1(3):3-6.
4
冯辉红,鲁黎,陈静思,王果,张永臣.
粉煤灰/硅灰复合掺合料对水泥净浆性能的影响[J]
.应用化工,2014,43(3):389-391.
被引量:11
5
潘冬梅,张荣芳.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检测要点及影响[J]
.广东建材,2004,27(9):14-15.
6
罗伟玉.
浅析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与凝结时间检验过程的重要环节[J]
.科技资讯,2010,8(21):98-99.
7
张可文,于得水,刘国华.
两种测定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的方法探索[J]
.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32(2):66-67.
被引量:2
8
李晖,蔡茁,李明明.
EDTA容量法测定钢包碳砖中的三氧化二铝[J]
.品牌与标准化,2014(2):32-33.
被引量:1
9
陆毅.
正确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及安定性的技术及意义[J]
.东北公路,2001,24(3):46-48.
被引量:1
10
陈晓燕,陈亮.
影响水泥安定性判定的因素分析[J]
.价值工程,2012,31(15):102-103.
被引量:1
四川水泥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