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微生物采油之综述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微生物采油技术是一种前沿的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新技术,微生物生长的整个过程中在采油原油的过程中都起到了作用,包括了微生物相关联的物质、化学过程,以及周围物质之间的作用。因此,对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课题,本文针对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现状、前景和机理进行了分析、阐述。
作者
曹泰承
机构地区
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第二油矿
出处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1年第4期73-73,共1页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Standard and Quality
关键词
微生物
采油
综述
分类号
TE357.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1
1
赖枫鹏,岑芳,黄志文,许进进.
微生物采油技术发展概述[J]
.资源与产业,2006,8(2):60-62.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8
1
窦启龙,陈践发,王杰,张殿伟.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4,15(5):559-563.
被引量:35
2
孙建峰,车瑞俊.
微生物技术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J]
.资源与产业,2006,8(1):58-61.
被引量:9
3
雷光伦.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石油学报,2001,22(2):56-61.
被引量:79
4
雷光伦,陈月明,高联益.
微生物驱油数学模型[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5(2):46-49.
被引量:18
5
王岚.
微生物采油及其作用机理[J]
.世界地质,2002,21(2):139-141.
被引量:18
6
包木太,牟伯中,王修林.
采油微生物代谢产物分析[J]
.油田化学,2002,19(2):188-192.
被引量:36
7
汪卫东.
我国微生物采油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6):87-90.
被引量:69
8
郝桂玉,徐亚同,黄民生.
微生物采油技术应用及发展动态[J]
.能源环境保护,2004,18(2):8-13.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18
1
石广志.
国内微生物驱矿场试验分类分析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35(10):25-27.
2
修建龙,董汉平,俞理,黄立信,郭英.
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数值模拟研究现状[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9,16(4):86-89.
被引量:6
3
徐晓红,孙玉梅,曹芳,刘鹏飞.
采油菌株的分离及其特性研究[J]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10,29(3):168-170.
4
唐焦强.
现代采油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8):13-13.
被引量:13
5
张威娜.
试论微生物采油技术[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07Z):6-6.
被引量:2
6
李杨勇,唐建云,宋红霞.
水力振动采油微生物技术在西区油田的应用[J]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2):63-68.
7
辛木莹.
负压采油作业技术探讨[J]
.中国化工贸易,2013,5(4):32-32.
8
辛木莹.
采油效益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
.化工管理,2013(4):25-25.
9
孙举.
微生物驱油技术应用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3,10(16):93-93.
被引量:2
10
徐杨.
微生物采油技术研究与发展综述[J]
.广东化工,2016,43(1):93-9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
1
邓丽萍,蒋新兴,焦龙进.
微生物采油菌种性能评价的方法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38(12):9-10.
被引量:6
2
赖枫鹏,岑芳,黄志文,许进进.
微生物采油技术发展概述[J]
.资源与产业,2006,8(2):60-62.
被引量:19
3
卢家亭,李闽.
微生物采油现状及前景展望[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32(4):24-25.
被引量:7
4
雷光伦,陈月明,高联益.
微生物驱油数学模型[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5(2):46-49.
被引量:18
5
汪卫东.
我国微生物采油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6):87-90.
被引量:69
6
牟建海.
微生物强化采油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
.化工科技市场,2003,26(4):6-9.
被引量:3
7
王惠,卢渊,伊向艺.
国内外微生物采油技术综述[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3,22(5):49-52.
被引量:39
引证文献
1
1
东长玉,韩卫东,王玉堂.
浅析微生物采油技术及发展趋势[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33(13):64-64.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8
1
潘未,汪洋.
分析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发展现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1):319-320.
被引量:1
2
张佳.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
.化工管理,2015(1):200-200.
3
田雅晶.
我国微生物采油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J]
.化工管理,2015(21):105-105.
被引量:1
4
孔祥靖.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J]
.化工管理,2015(2):133-133.
5
王娟娟,张宇,付娜,康凯璇,李晓晨,邓学峰,韩雨曦,赵静.
超低渗油藏微生物吞吐技术的矿场试验[J]
.微生物学通报,2016,43(2):241-253.
被引量:13
6
廖仲毅.
微生物采油技术发展前景及趋势[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3):58-59.
被引量:5
7
付强.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研究综述[J]
.化工管理,2014(32):114-114.
8
马乐,罗梓轩,姬文钰.
响应面法优化采油用蜡状芽孢杆菌发酵配方[J]
.石油化工应用,2020,39(2):113-118.
被引量:4
1
E.P.Katsanis,P.H.Krumrine,贾丰莉,周斌.
地质系统中沉淀和结垢的化学过程[J]
.国外油田工程,1999,15(8):32-36.
2
杜华,冯志刚,蒋林时,张洪林,李长波.
油冲击对炼油废水生物活性污泥性能的影响[J]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6,26(2):23-26.
被引量:6
3
林燕红.
石油炼制的“三部曲”[J]
.石油知识,2013(2):15-15.
4
田茂波.
强化采油的化学机理[J]
.国外油田工程,1997,13(12):10-10.
5
程海鹰,王冷,张津,张仁勇.
油藏微生物生长与繁殖对多孔介质渗透率的影响[J]
.特种油气藏,2010,17(2):98-100.
被引量:2
6
贾璇,王路光,徐建中,王靖飞.
EGSB反应器运行过程中颗粒污泥微生物相解析[J]
.化学工程师,2008,22(4):48-50.
被引量:1
7
吉喆.
针对微生物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6):33-33.
8
马强.
加热炉炉管防烧损技术研究[J]
.今日科苑,2008(22):80-80.
9
张国发,张丽媛.
浅谈化学过程与石油冶炼[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4):54-54.
被引量:1
10
钱伯章.
生物柴油生产的现状及其技术进展(上)[J]
.节能与环保,2005(12):7-8.
被引量:2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