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喧哗与骚动》的圣经式解读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纳大量引用影响深远的《圣经》典故进行创作,其代表作《喧哗与骚动》中处处闪现《圣经》的影子。福克纳独具匠心的圣经原型模式形成一种巨大的张力,不仅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还将小说上升到神话的高度。使读者获得超越时空的审美体验的同时,福克纳也道出了自己对南方的堕落与拯救的思索,拓展了作品的现实意义。
作者
谢秀娟
机构地区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8期75-76,共2页
Journal of Jili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喧哗与骚动
圣经典故
神话原型
小说创作
分类号
I71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4
1
刘建华.
福克纳小说中的神话与历史[J]
.国外文学,1997(3):62-67.
被引量:12
2
刘道全.
创造一个永恒的神话世界——论福克纳对神话原型的运用[J]
.当代外国文学,1997,18(3):146-152.
被引量:19
3
(美)威廉·福克纳(WilliamFaulkner)著,李文俊.喧哗与骚动[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4
[瑞士]荣格(Jung,C·G) 著,冯川,苏克.心理学与文学[M]三联书店,1987.
共引文献
27
1
谢秀娟.
《押沙龙,押沙龙!》的圣经原型刍议[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60-61.
2
刘涀波.
《喧哗与骚动》中的神话原型[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5):103-105.
被引量:2
3
徐朝.
《喧哗与骚动》的多个神话原型解读[J]
.作家,2008,0(2):98-99.
被引量:1
4
赵云玲,彭祺.
圣经原型的平行对应在《了不起的盖茨比》情节中的运用[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1):66-67.
5
王维倩.
解读福克纳小说中的神话原型[J]
.宜宾学院学报,2005,5(2):58-61.
6
邓毅群,肖鸣旦.
现代伊甸园——精神荒原——析《喧哗与骚动》中的伊甸园原型意象[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6):68-70.
7
黎明.
论福克纳小说的结构艺术[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1):133-137.
被引量:6
8
黎明.
福克纳小说中的象征隐喻[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3):95-99.
被引量:9
9
纪琳.
中国福克纳研究回顾与展望[J]
.山东外语教学,2006,27(2):104-107.
被引量:1
10
王倩.
《喧哗与骚动》的宗教视野解读[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6(6):88-8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战玉冰.
“众声喧哗”背后的逻辑与秩序——论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9(1):23-2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黄艳红.
从福克纳小说《喧哗与骚动》看"众声喧哗"背后的历史逻辑秩序[J]
.人文之友,2019,0(23):24-24.
2
岳铁艳.
威廉·福克纳小说的伦理叙事与叙事伦理[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5):75-76.
1
何炫.
浅析《天路历程》中的艺术特征[J]
.芒种,2014,0(8):93-94.
2
沈燕琼.
圣经典故60例[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6,0(4):88-92.
被引量:3
3
方亚中.
哈代《苔丝》中的典故和神话[J]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2,21(3):110-112.
4
孙斐斐.
《德伯家的苔丝》中神话原型的分析[J]
.科技信息,2009(12):92-92.
5
闫丽颖,唐慧.
刍议《圣经》对西方文学的影响[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228-230.
被引量:5
6
黄敏.
论《秀拉》的命名[J]
.北方文学(下),2013(6):76-77.
7
王崇梅.
《圣经》典故——解读俄罗斯诗歌的钥匙[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6(9):117-119.
8
张奎武.
圣经典故在莎剧中的艺术效果[J]
.外国文学评论,1994(1):111-116.
被引量:5
9
李明.
《榆树下的欲望》与圣经的渊源关系[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6,26(2):6-8.
被引量:2
10
潘洪倩.
浅析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中的自我意识[J]
.雪莲,2015(4Z).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