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赣南客家詈语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詈语就是骂人的话。詈语来源于社会禁忌,可以说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面镜子,赣南客家詈语同样的以其"不文明"的方式,叙说着客家的精神和文化。本文探讨的是赣南客家詈语的主要表现形式:宗族詈语、性詈语、死亡詈语、身体詈语及其它詈语,并揭示蕴含的客家文化。
作者
温珍琴
机构地区
赣南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7年第8期19-20,共2页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基金
2007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赣南客家方言语汇与文化研究"系列成果之一。课题编号:YY0715
关键词
赣南客家
詈语
宗族
分类号
H176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2
1
米敏.
“死亡”类詈语[J]
.滨州学院学报,2005,21(2):55-57.
被引量:9
2
邱庆山.
汉语詈语致詈方式的文化心理[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4):103-105.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6
1
尹群.
汉语詈语的文化蕴含[J]
.汉语学习,1996(2):37-40.
被引量:12
2
陈伟武.
骂詈行为与汉语詈词探论[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2(4):114-123.
被引量:23
3
陈章太.
语言变异与社会及社会心理[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38(1):44-50.
被引量:22
4
李朵.
古代汉语詈语中的文化蕴含[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9,19(2):65-68.
被引量:8
5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6
聂绀弩.谈《金瓶梅》[J]读书,1984(04).
共引文献
25
1
孟昭水.
汉语詈语的致詈方式及文化内涵[J]
.齐鲁学刊,2006(4):77-81.
被引量:19
2
江志全,范蕊.
汉语性詈语的心理及文化分析[J]
.青海社会科学,2008(3):192-195.
被引量:12
3
吴敏.
从方言詈语看宿松人的传统价值观[J]
.黄山学院学报,2008,10(6):112-114.
4
陈丛耘,陈翠颖.
论汉语骂詈语的性别差异[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11(6):6-8.
被引量:11
5
陈琳琳.
网络粗俗语研究[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9(4):108-110.
被引量:2
6
隗宁.
试析当代汉语詈骂语类别兼性别之差异——以《王朔全集》为例[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9(11):90-91.
被引量:1
7
段佳音.
析动物类詈语的文化心理成因[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0(3):83-85.
被引量:6
8
张宜民.
汉英詈语的语音特征分析[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6(3):70-73.
被引量:2
9
全美香.
詈语转化为亲密语言的考察[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1(3):70-72.
被引量:3
10
冉笑月.
英汉詈言对比下的文化异同刍议[J]
.大观周刊,2012(46):24-24.
同被引文献
38
1
潘攀.
《金瓶梅》骂语的艺术功能[J]
.江汉学术,1997,28(2):22-27.
被引量:3
2
刘福根.
“詈词”标注及其他[J]
.辞书研究,1999(2):40-41.
被引量:6
3
大西博子.
谈谈吴语詈辞[J]
.当代修辞学,1999(6):12-13.
被引量:3
4
张廷兴.
民间詈词詈语初探[J]
.民俗研究,1994(3):30-35.
被引量:31
5
李朵.
古代汉语詈语中的文化蕴含[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9,19(2):65-68.
被引量:8
6
米敏.
“死亡”类詈语[J]
.滨州学院学报,2005,21(2):55-57.
被引量:9
7
王雪梅.
内蒙古西部方言中的詈语探析[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5(9):39-41.
被引量:6
8
孟昭水.
汉语詈语的致詈方式及文化内涵[J]
.齐鲁学刊,2006(4):77-81.
被引量:19
9
刁晏斌.
“文革语言”中的“詈词”辞格[J]
.邯郸学院学报,2007,17(2):40-42.
被引量:2
10
吴恩锋,全晓云.
詈语的语用认知价值探讨[J]
.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7(2):26-30.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1
1
周洋.
汉语詈词研究综述[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3(11):11-1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于中根.
网评詈词的刻板印象消除机制研究[J]
.新闻界,2015(2):25-29.
被引量:2
2
李平.
《红楼梦》詈词“忘八”及其跨文化传播[J]
.红楼梦学刊,2015(5):159-172.
被引量:2
3
彭琪淋.
《白鹿原》詈词语使用的性别差异浅析[J]
.怀化学院学报,2016,35(12):100-106.
1
刘慧.
赣南客家方言区普通话推广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21):199-199.
2
杨俊欣.
跨文化交际下的赣南客家饮食文化翻译[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6(4):23-24.
被引量:3
3
温珍琴,刘善权.
赣南客家歇后语的地域特色[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8(9):99-101.
被引量:2
4
钟舟海,陈芳.
客家谚语的修辞特点[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6,37(6):79-84.
被引量:5
5
陆正刚.
英汉禁忌语的探索与研究[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1(4):100-103.
6
林文珩.
文字叙说[J]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95-100.
7
汪启明.
换述——试拟一种新的修辞格[J]
.当代修辞学,1987(2):47-48.
被引量:2
8
刘慧,温书鸿.
赣南客家方言区基础教育中的普通话推广现状及对策[J]
.语文建设,2013,0(04Z):55-56.
被引量:8
9
谭梦玲.
新闻英语中的委婉语[J]
.青年记者,2006(6):77-78.
被引量:6
10
李小芳.
谈谈英语禁忌语[J]
.新课程(下),2006,0(3):40-40.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7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