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初探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循序渐进,知行统一"的原则培养品德集中到一点,就是要落实到道德行为上。道德行为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正确的行为方式才会带来良好的行为效果。小学生特别是低龄儿童对行为的理解具有很大的具体性和情境性,教师、家长必须对其进行具体的指导,细致地加以评价。对高年级学生,除了让他们明了道德行为的一般要求、规则和步骤外,还要使他们具有独立地灵活地选择道德行为的能力。
作者
刘剑
机构地区
河北省宁晋县高庄窠学区
出处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7年第9期17-18,共2页
New Curriculum Research
关键词
道德行为
品德评价
学生思想品德
小学生
教师
知行统一
培养品德
评估导向
自我评价
高年级学生
分类号
G623.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4
1
付岩,刘成英.
兴趣入门·引导实践·自主提高——《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施探析[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3).
被引量:1
2
鲁洁.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66.
3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330-336.
4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思想政治卷[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6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写.新课程与评价改革[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7
郑凌云.
让“体验”走进品德课[J]
.贵州教育,2009(22):44-45.
被引量:1
8
郭秋芬.
思品课教学的“点”[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143-143.
被引量:4
9
朱桂玲.
回归生活 彰显魅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探索[J]
.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17):75-75.
被引量:27
10
闫振部.
浅谈思品课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培养[J]
.新课程(中学),2010(11):96-96.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6
1
林同义.
关于小学思想教育方法的运用及现存问题的对策[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3(5):52-52.
被引量:2
2
熊光普.
道德规范 从我做起——多媒体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思想品德课[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3):81-82.
3
栾桂明.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历史、现状、策略及方法综论[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4):129-131.
被引量:10
4
董寅.
关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几点看法[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0(19):214-214.
5
刘霞.
如何进行品德与生活的教学活动[J]
.教育信息化论坛,2017,1(6):54-56.
6
王红.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评价[J]
.吉林教育(综合),2012,0(6S):104-105.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高新.
小学生享乐主义分析与应对策略[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34(3):45-48.
2
鲜文琴.
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J]
.新校园(中旬刊),2015,0(7):21-22.
被引量:2
3
张华晖.
浅析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现状及对策[J]
.神州,2018,0(20):108-108.
4
邢栋.
浅谈创新教学在小学思品中的运用[J]
.学苑教育,2018,0(17):84-85.
5
李锐杰.
浅析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0(1):152-152.
被引量:1
6
李云贵.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的有效对策[J]
.杂文月刊(下半月),2016(7):281-281.
7
翟艳芝.
浅谈小学生品德教育[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8,0(3):205-206.
8
邓贤模.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及教学方法研究[J]
.好家长,2016,0(20):30-30.
被引量:1
9
任玉葵.
小学品德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究[J]
.好家长,2018,0(58):53-54.
10
于安平.
浅谈如何发挥小学语文的思想教育功能[J]
.中华少年,2016,0(22):119-119.
1
师淑荣.
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初探[J]
.新课程(小学),2006,0(9):18-18.
被引量:1
2
张俊贵.
从提高教育质量入手,实现学校的内涵提升[J]
.考试(高考文科版),2015(14).
3
唐秀年.
“以生为本”品德评价新思路的探索[J]
.广西教育,2017,0(9):25-25.
4
潘盛玉.
加强农村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J]
.贵州教育,2004,0(11):5-6.
5
冯浩.
学生才是主考官[J]
.小学教学(语文版),2009(6):50-51.
6
钱兴地.
大学生品德培养和评价核心之我见[J]
.高教论坛,2006(1):15-17.
被引量:1
7
宋文秀.
“回归生活”与中小学品德评价方法[J]
.小学德育,2007(8):11-14.
被引量:4
8
王鲜萍.
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导向的思考——对学生是迎合还是引导[J]
.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04,24(7):49-50.
9
张勤.
高校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估的科学理念[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0(3):104-107.
10
刘占泉.
一个严峻的信号[J]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1997,0(7):4-4.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7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