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石评梅创作中佛文化倾向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石评梅作为五四一代的新文学作家,作品中充溢着一种悲剧意识。本文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石评梅作品中的佛文化倾向,并从其成长历程、人生经历等探究石评梅作品佛学意蕴的根源。
作者
王忠慧
窦玉潭
机构地区
临沂师范学院
南京大学
出处
《成才之路》
2007年第26期53-54,共2页
Way of Success
关键词
石评梅
佛文化
悲剧意识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
1
李春强.
张爱玲小说创作影像化倾向研究[J]
.电影文学,2008(24):144-145.
被引量:1
2
栾慎勇.
独特的个性魅力:张爱玲小说创作意蕴[J]
.理论观察,2005(1):82-83.
被引量:1
3
王烟生.
张爱玲的文艺评论和创作思想[J]
.江淮论坛,2007(2):177-183.
被引量:2
4
叶松铖.
散文创作的情感空间——创作手记[J]
.岁月(原创),2008,0(9):82-8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朱立新.
石评梅和张爱玲情感与创作之比较[J]
.作家,2009(10):35-35.
1
杜方智.
审美:“发扬真美,以娱人情”——佛文化与《野草》之十二[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31(8):69-73.
2
杜方智.
为什么“难于直说”?——佛文化与《野草》之一[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2):53-57.
3
杜方智.
文人“于有意或无意中用之,遂蜕化为国有”——佛文化与《野草》之十一[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7(1):120-125.
4
杜方智.
《野草》里的“过客”与柳诗中的“渔翁”[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10):34-38.
被引量:1
5
李建武.
《封神演义》看似崇道,实则敬佛[J]
.明清小说研究,2010(3):231-237.
被引量:2
6
孟留军.
《雷雨》和《榆树下的欲望》中人物心理的文化蕴涵[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3):81-83.
7
周丽.
木子与明镜台[J]
.青春,2010(5):45-47.
8
杜方智.
鲁迅的“佛文化”因缘[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7(3):51-55.
9
杜方智.
“有漏皆苦”,荷苦前行——鲁迅、柳宗元与佛文化关系比较之三(上篇)[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2):63-67.
10
杜方智.
“有漏皆苦”,荷苦前行——鲁迅、柳宗元与佛文化关系比较之三(下篇)[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3):118-121.
成才之路
2007年 第2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