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单位与自然人共同犯罪的定罪与刑事责任问题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单位与自然人共同犯罪作为单位共同犯罪的一种形式,由于双方身份上的不同,导致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定罪量刑时都有不统一的结论。主观共同故意、身份和犯罪数额,对于刑事责任的认定都很有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
刘慧凯
机构地区
华东政法大学
出处
《华商》
2007年第22期49-50,共2页
Chinese Businessmen
关键词
共同犯罪
单位共同犯罪
单位与自然人共同犯罪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张文,贾爱英.
关于单位犯罪的几个问题[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8(3):132-139.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周光权.
新刑法单位犯罪立法评说[J]
.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4(2):33-39.
被引量:16
2
何秉松.
试论我国刑法上的单位犯罪主体[J]
.中外法学,1998,10(1):46-53.
被引量:19
3
何秉松.
单位(法人)犯罪的概念及其理论根据——兼评刑事连带责任论[J]
.法学研究,1998,20(2):91-101.
被引量:63
4
周柏森,焦占营.
论法人犯罪的理论与刑事立法问题[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89,11(5):8-11.
被引量:6
5
高铭喧.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2.116—135.
6
周光权.社会转型时期的单位犯罪及其刑法应对[J].刑事法评论,1998,(2).
7
杨春洗,丁泽芸.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A].丁慕英.刑法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8
高钻暄.中国刑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9
张文.关于中国的法人犯罪问题[J].法政理论,1996,28(3).
共引文献
10
1
关国才.
论单位犯罪的概念及其构成[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3(2):13-15.
2
何正贤.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理论根据初探[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9):45-47.
被引量:1
3
曹坚,罗欣.
双层次规范视角中的单位犯罪的共犯问题[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11(4):80-85.
被引量:5
4
邱玉梅.
论单位承担罚金刑的方式[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26-27.
5
王弘宁.
论单位犯罪主体及其确定[J]
.求索,2011(8):139-141.
6
刘莲莲.
风险刑法与法人独立责任[J]
.江西社会科学,2014,34(10):164-172.
被引量:4
7
李翔.
论刑法修正与刑罚结构调整[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6,19(4):124-134.
被引量:15
8
席若.
刑法中单位的本质:曲解、质疑与澄清——兼论单位主体资格的认定[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4(3):139-151.
被引量:7
9
郑祖星.
论单位犯罪的处罚模式——以“单位刑事责任双层论”为视角[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6):112-118.
被引量:3
10
李永升,杨攀.
合规计划对单位犯罪理论的冲击与重构[J]
.河北法学,2019,37(10):34-54.
被引量:26
同被引文献
5
1
李辉.
论单位与自然人之共同犯罪[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69-72.
被引量:8
2
张军、姜伟、郎胜、陈兴良.《刑法纵横谈<总则部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04页.
3
何泽宏.《单位犯罪研究》,载《刑法问题与争鸣(一)》,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第239页.
4
(2009)虎刑初字第0009号.
5
(2005)虎刑初字第0270号.
引证文献
1
1
方书.
单位与自然人共同犯罪的主体范围研究[J]
.中国检察官,2011(24):3-5.
1
郭媛媛.
单位与自然人共同犯罪若干问题探讨[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4(3):12-13.
2
方书.
单位与自然人共同犯罪的主体范围研究[J]
.中国检察官,2011(24):3-5.
3
李赪.
单位与自然人共同犯罪的成立根据和条件[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6):35-38.
被引量:1
4
李辉.
论单位与自然人之共同犯罪[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69-72.
被引量:8
5
张峰,包文炯.
单位与自然人共同犯罪的认定与归责[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0(6):30-31.
6
鲁丽霞.
经济犯罪中单位与自然人共同犯罪研究[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3):50-53.
被引量:4
7
张鹿.
单位与自然人共同犯罪若干问题研究[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3):43-46.
被引量:3
8
袁金彪,李成.
单位与自然人共同犯罪定性研究——以贿赂犯罪为视角[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6):27-33.
被引量:3
9
赵志芳,何媛红.
单位与自然人共同犯罪疑难问题探究[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7(4):98-101.
被引量:3
10
赵静.
单位与自然人共同经济犯罪的司法认定探究[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4,16(4):28-31.
被引量:1
华商
2007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