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微格教学"是借助现代视听工具,以极少数学生为对象,培养某种教学技能的方法。自3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提出微格教学以后,几十年来,它得到不断完善与发展,并被推广到世界各地。我国内地的音乐教育,80年代初,首先是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系率先在"中小学音乐教学论"的课堂教学中引进了微格教学。到了90年代,在华北地区,东北地区的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相继引进和采用了此法对师范学生进行音乐教学技能培养,得到了广泛认同,并取得实效。但是将此法用于声乐教学中还不多见,也未多闻。现在,象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已在声乐集体课中广泛应用了多媒体教学,微格教学理论能不能作为声乐集体课的理论基础有待我们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近几年来,由于高师音乐教育的飞速发展,高校扩招给声乐教学模式带来极大的挑战,"声乐集体课","小组课"已成为高师声乐教学的普遍模式。一堂课3人,5人,8人不等。为此,众多教育专家为探索和研究如何提高声乐集体课效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声乐集体课应该以什么理论作指导,以什么理论为依据,这应该是当前声乐教学亟待解决和研究的问题。如果微格教学理论作为声乐集体课的理论依据,那么,我们就要结合声乐集体课的特点,在声乐教学中运用和发展微格教学理论,形成"声乐微格教学"理论并加以实践。
出处
《黄河之声》
2007年第17期62-64,共3页
Song of The Yellow R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