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金融教育研究》
2006年第3期133-134,共2页
Research of Finance and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10
-
1农冬云.手机时代青少年思想教育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5(1):50-52. 被引量:6
-
2周金凤.移动学习研究现状概述与思考[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23(6):97-100. 被引量:21
-
3何骅,王治文.短信的影响与教育潜能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26(12):20-23. 被引量:6
-
4谢艳梅,于凌云.移动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实现模式[J].软件导刊,2006,5(01X):6-8. 被引量:15
-
5严君.学习领域的新发展:移动学习[J].软件导刊,2006,5(01X):8-9. 被引量:11
-
6[7]周晶志.移动学习研究[Z].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
-
7苗山根.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应对策略浅论[J].中国科技信息,2008(10):220-221. 被引量:10
-
8李国敏.青少年视阈下的手机及其道德后果[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4):48-51. 被引量:2
-
9周怡.手机短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2-24. 被引量:18
-
10裘伟廷.移动远程学习[J].电大教学,2001(3):6-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3
-
1华盛,曾云燕.高中生手机使用及依赖状况调查和对策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5):13-14. 被引量:2
-
2李书明,田俊.网络学习中个性化学习服务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6):118-121. 被引量:17
-
3杨超,高永祥.一种基于自主短信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5):126-129. 被引量:4
-
4张涛,罗帅.基于移动学习的手机短信交互体系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3):285-286. 被引量:1
-
5吴南中,叶星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基于手机短信的移动学习模式探究[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9(4):56-58.
-
6王善林,郭娟.手机与现代高校图书情报教育[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11,10(4):31-34.
-
7李云飞,王敏娟,王加俊,谢伟凯,申瑞民,杰森.吴.移动学习系统及其相关学习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1):152-158. 被引量:80
-
8徐淑丽,陈丹敏,左晨琳.基于移动技术的移动学习模式的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8(7):4605-4607. 被引量:13
-
9何磊,段鹏.基于移动学习的双语教学模式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2(S01):119-121. 被引量:1
-
10张思源.浅析移动技术在非正式学习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3):30-31. 被引量:1
-
1徐玲.为什么撤我的职(上)[J].第二课堂(初中版),2008,0(10):37-40.
-
2喻力明.泛在信息环境下大学生手机信息素养教育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22):131-132. 被引量:1
-
3魏伟.谈核心素养下小学中年级新常态习作教学[J].语文天地(小教版),2016,0(12):73-73. 被引量:7
-
4蒋骁飞.父亲那双“监视”眼[J].知识窗(教师版),2010(1):8-8.
-
5巩心布,喻江云.神奇的魔法棒[J].聪明泉(小学1-3年级),2012(8):8-9.
-
6文见翔.搭建学校与家长沟通桥梁:白箬中学开设手机信息台[J].湖南教育(下旬)(C),2009(11):30-30.
-
7常惊宇.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引导[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1):8-9. 被引量:4
-
8庄伟.高校手机文化的形成因素与特点[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0(6):113-114. 被引量:8
-
9肖国华,梁瑜,何战胜,洪丽,陈文昭.浅谈手机文化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利与弊[J].求知导刊,2016(25):46-46.
-
10李福霞.试论手机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1(2X):45-45. 被引量: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