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06年第4期61-63,共3页
Practice and Theory of SEZS
同被引文献48
-
1赵秋霞,于芳.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现实意义[J].求实,2005(z1):3-4. 被引量:2
-
2卢先福,宋福范.“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创新[J].理论学刊,2001(5):21-24. 被引量:1
-
3温乐群.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方法论原则[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5):3-6. 被引量:5
-
4刁世存.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历史轨迹及现实启示[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2):74-76. 被引量:1
-
5张宝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几个维度及其关系问题[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17(4):53-55. 被引量:2
-
6邹玉秀.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9(4):7-8. 被引量:1
-
7吴家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方法论——恩格斯晚年思想的当代启示[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4,17(4):19-21. 被引量:2
-
8张文化.论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三个关系[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6):6-8. 被引量:2
-
9郭新伟,姜居波.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J].山东社会科学,2004(8):104-105. 被引量:1
-
10胡尊让.试析邓小平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主观因素[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5):5-8.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6
-
1谢嘉梁,胡祖凤,刘大金.近年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若干问题研究现状述要[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3(3):20-22. 被引量:1
-
2谢嘉梁,黄岩.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探究的多维视角——一个文献综述[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1):10-16. 被引量:1
-
3胡祖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基本经验研究概况[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4(1):1-3. 被引量:1
-
4储著源.党的十七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述评[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6(1):5-14.
-
5高超.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创新及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6(15):184-186.
-
6高振杨,晏苏萍.任务型组织研究:一个显学话题[J].中国集体经济,2012,0(09S):86-88.
-
1王莹.浅析马克思的自然观[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9(3):14-15.
-
2朱玲利,叶璟.马克思主义经典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价值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4):48-50. 被引量:1
-
3房宁.政治体制改革也要“摸着石头过河”[J].领导科学,2011(2):18-18.
-
4封芬芬.世界历史理论与马克思的“世界梦”——中国梦语境下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新解[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0(3):14-17. 被引量:2
-
5毕晓翠.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创新规律探索[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5(4):9-11.
-
6罗宝成.胡锦涛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探索和回答[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13(2):100-103. 被引量:1
-
7与时俱进的实现机制[J].理论与当代,2002(8):30-31.
-
8孙锡龄.实践,真理的摇篮──联系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谈谈坚持实践观点的意义[J].创造,1994,2(S2):14-15.
-
9刘冠军.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两种制度更替的必然性——再读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0(1):42-43.
-
10蔡祖鹏.知识创新的伟大成果和光辉典范──邓小平理论学习和研究笔记[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1):27-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