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粤海风》
2005年第2期76-77,共2页
同被引文献49
-
1南帆.话语与影象——书写文化与视觉文化的冲突[J].花城,1995,0(2):192-202. 被引量:3
-
2王一川.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视觉流 《英雄》与视觉凸现性美学的惨胜[J].电影艺术,2003(2):10-15. 被引量:38
-
3张艳艳.视觉文化转向的审美特性解读[J].天府新论,2004(4):128-130. 被引量:1
-
4韩鸿.影像的大众生产与意义解读[J].文艺研究,2002(5):106-111. 被引量:11
-
5贾磊磊,段运冬.张艺谋电影批评的文化悖论[J].文艺争鸣,2005(1):85-87. 被引量:2
-
6段运冬.视觉文化的“创世纪”——新媒体艺术及其对影像文化的促动[J].美术研究,2004(4):108-112. 被引量:25
-
7张英进.电影理论,学术机制与跨学科研究方法:兼论视觉文化[J].世界电影,2004(5):11-21. 被引量:13
-
8周宪.从视觉文化观点看时尚[J].学术研究,2005(4):122-126. 被引量:31
-
9张永清.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策略[J].求是学刊,2005,32(3):96-98. 被引量:10
-
10丁莉丽.视觉文化:语言文化的提升形态[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4):14-16.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14
-
1刘静雅.抛弃“视觉文化”错误概念 重建多媒体文化理论[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2(4):60-62.
-
2黄建军.视觉文化的研究方法探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4):78-80. 被引量:6
-
3谢宁河.从视觉文化角度解读FLASH课堂例题设计[J].考试周刊,2009(45):140-141.
-
4刘婕.极限境遇下的凝视——从视觉文化理论角度分析电影《风声》[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177-178. 被引量:1
-
5邹硕.申奥片的视觉文化分析研究——日本申办2016和2020年奥运会申奥片的比较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6,38(2):22-27. 被引量:1
-
6郝凝辉.探析信息设计中的信息图表设计[J].包装工程,2016,37(18):76-81. 被引量:27
-
7亢莉.“007”系列电影中的邦德形象解读[J].电影文学,2017(12):73-75. 被引量:1
-
8杜春梅.视觉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20(5):151-155. 被引量:1
-
9樊祥.观察者的现代部署--克拉里的视觉文化理论及其学理启示[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36(2):16-25.
-
10孟伏琴.视觉文化的理论批判与功能审视[J].理论导刊,2022(6):109-115.
-
1周颖琪.从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说看极简主义文本的图像性[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4(1):38-41. 被引量:1
-
2行超.文学的影视化与电影的文学性[J].黄河,2012(5):140-144.
-
3王延.陶渊明、谢灵运山水诗之异同[J].管理观察,2009(33):263-264.
-
4梁鉴江.说咏花诗[J].中华诗词,2014,0(10):59-61.
-
5韩胜.翁方纲的诗歌选评与“肌理”说的形成[J].中国文学研究,2009(3):63-65. 被引量:4
-
6彭丽.视觉文化时代池莉小说作品影视改编的困境[J].神州,2013(25):234-234.
-
7解玲洁,马淑珍.春联在视觉文化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印刷春联[J].神州,2013(8):23-23.
-
8英伟.后村词艺术风格论[J].消费导刊,2007,0(5):172-172.
-
9张杰.视觉文化时代文学阅读的审美意义[J].贵州社会科学,2008(3):62-66. 被引量:11
-
10庄锡华.沈从文的创作与艺术追求[J].文艺评论,2008(5):6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