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5年第7期15-16,共2页
Bulletin of Sport Science & 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28
-
1吴声功.跨学科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4(1):42-43. 被引量:6
-
2张岩,刘雪松.元体育学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9):1159-1161. 被引量:11
-
3汪丁丁,罗卫东,叶航.跨学科的范式[J].社会科学战线,2004(6):170-182. 被引量:23
-
4漆侠.论历史研究的方法[J].中国文化研究,2003(4):1-14. 被引量:9
-
5张岩.体育学的性质论[J].体育与科学,2005,26(6):11-15. 被引量:22
-
6刘仲林,赵晓春.跨学科研究:科学原创性成果的动力之源——以百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奖成果为例[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22(6):105-109. 被引量:72
-
7马卫平,谭广,刘云朝.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潮的融合看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未来走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7):885-887. 被引量:10
-
8王炼,武夷山.方法移植对科学计量学研究的方法论启示[J].科学学研究,2006,24(4):503-507. 被引量:11
-
9马卫平.复杂性思维视野中的体育研究——对我国体育研究中的思维方式之反思[J].体育科学,2007,27(1):76-84. 被引量:35
-
10罗卫东.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理论创新的新路径[J].浙江社会科学,2007(2):35-41. 被引量:59
二级引证文献27
-
1谭广鑫,吴科锦,郭紫敏.我国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发展探索——对发文量呈“断崖式”的思考[J].学报编辑论丛,2022(1):21-27.
-
2高丽君.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信息技术”跨学科教学的应用策略[J].体育视野,2024(6):104-106.
-
3武钰婕,马雪明.“双新”背景下高中体育融合式教学设计——以“乒乓球:左推右攻”一课为例[J].体育视野,2022(17):60-62.
-
4梅学艳,谭金玲.探究与实践:跨学科融合在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体育视野,2021(11):42-43. 被引量:2
-
5武晓敏,尕雪梅,马国庆,马宾成.基于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体育综合课程设计与应用的探索研究[J].运动,2012(1):136-138. 被引量:2
-
6李永宪,刘波,肖宇.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初探[J].体育学刊,2010,17(8):11-16. 被引量:14
-
7孙玮.论人文与科学相融合的“竞教结合”思想[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3):112-114. 被引量:1
-
8范广贵,孙久喜,阿英嘎.探析中国体育学科的演进方式及其跨学科研究的指向[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4):17-20. 被引量:2
-
9刘学军.中学校园体育文化构建途径之研究[J].运动,2011(11):133-134. 被引量:3
-
10黄璐.体育学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概述与展望[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2):28-32. 被引量:62
-
1科研处.国际太极拳与健康学术会议在我校举行[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40(4):77-77.
-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2年科技奥运建设情况与2003年工作要点[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3(02m):47-47.
-
3贺涛.科技助奥:让运动员少受伤[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13(7):13-14. 被引量:2
-
4刘卫.为“科技奥运”增光添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积极参与科技奥运展览会[J].中国科学基金,2008,22(4):252-252.
-
5陈宜瑜主任会见泰国诗琳通公主殿下一行[J].中国科学基金,2008,22(5):304-304.
-
6刘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奥运科技基础研究项目成果交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J].中国科学基金,2005,19(4):225-225.
-
7陈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奥运课题大盘点[J].科学新闻,2009(14):2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