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沧桑》
2005年第1期39-41,共3页
同被引文献5
-
1刘敏,孟海霞,冯卫红.不同发展阶段旅游地居民感知与态度比较研究——以山西晋祠旅游区和武乡红色旅游区为例[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0(2):122-126. 被引量:9
-
2白珊.挖潜老区优势,发展红色旅游-记太行革命老区黎城.经济问题,2001,(8).
-
3袁纯清.共生理论及其对小型经济的应用研究(上)[J].改革,1998(2):101-105. 被引量:460
-
4黄细嘉,邹晓瑛.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互动型红色旅游区的构建--以江西南昌地区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0(2):213-218. 被引量:34
-
5保继刚,梁飞勇.滨海沙滩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竞争分析——以茂名市沙滩开发为例[J].经济地理,1991,11(2):89-93. 被引量:252
二级引证文献11
-
1苏海洋,陈朝隆.不同开发模式红色旅游景区与核心旅游社区共生发展差异研究——以革命老区梅州蕉岭县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0,36(4):434-441. 被引量:9
-
2许春晓,周美静.从共生概念演变看红色旅游共生发展内涵[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4,30(4):87-91. 被引量:16
-
3周慧玲,许春晓.红色旅游企业共生图谱及其形成机理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1):81-85. 被引量:19
-
4李竹.红色旅游、红色旅游共生及红色旅游绩效研究述评[J].绿色科技,2015,17(1):293-297. 被引量:9
-
5许春晓,朱湘平.红色旅游的内涵及其流变[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5,31(3):93-101. 被引量:31
-
6龚有坤,庄惠,范水生.基于共生理论福建省乡村旅游综合体构建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5,15(6):25-29. 被引量:1
-
7文瑚霞.基于共生理论的江西省萍乡市红色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现代商业,2015(30):46-47. 被引量:8
-
8周美静.旅游共生类型及红色旅游共生发展表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6):78-85. 被引量:2
-
9邵利,唐仲霞.基于游客视角的民族旅游社区多主体共生因素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1):53-60. 被引量:1
-
10尚子娟,任禹崑.乡村红色文化与旅游发展模式探析[J].学术交流,2021(4):111-122. 被引量:50
-
1吴逸杨.快乐小导游[J].少先队活动,2015,0(11):35-35.
-
2李琴芳.中国的猪鬃与抗战[J].档案春秋,2005(8):32-35.
-
3图说[J].军营文化天地,2012(12):6-7.
-
4最新广告作品赏析[J].现代广告,2006(1):110-114.
-
5张志刚同志在全国商贸流通服务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J].全国商情,2015,0(36):13-14.
-
6本刊编辑部.时事月报[J].当代兵团,2005,0(10):45-45.
-
7程卫军.太行红色旅游的亮点——八路军太行纪念馆[J].山西旅游,2003(5):48-48.
-
8文生.求真务实塑造三晋红色旅游丰碑[J].山西旅游,2005(4):21-21.
-
9谢涛.“红色旅游”不能只要旅游不要“红色”[J].同舟共进,2006(6):19-19.
-
10王剑雄.山西红色旅游如何“红”起来[J].山西青年,2011(6):46-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