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非理性的纠结——对新感觉派作品的一种解读
出处
《沧桑》
2005年第1期55-56,共2页
-
1卢亚兵.论新感觉派小说人物形象的二重人格塑造——兼与严家炎先生商榷[J].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7(8):83-86. 被引量:1
-
2宋益乔.读王光东《关于“浪漫”的沉思》[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4):281-286.
-
3杨运庚.陀思妥耶夫斯基与郁达夫心理描写异同论[J].安康师专学报,2000,12(1):48-51.
-
4魏曦英.精神分析与中国现代小说[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6(6):62-63.
-
5丁帆.论茅盾早期创作的二元倾向[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1):185-190. 被引量:2
-
6吉海霞.从《将军底头》看施蛰存心理小说的创作风格[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1):61-63.
-
7刘文娟.川端康成与横光利一新感觉派作品之比较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7):112-113.
-
8王宁.“弗洛伊德热”的冷却[J].文学自由谈,1991,0(3):50-55. 被引量:1
-
9章碧莹.论欧阳修的双重人格[J].北方文学(中),2016,0(4):95-95.
-
10刘久明.郁达夫与陀思妥耶夫斯基[J].江汉论坛,2003(5):83-8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