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档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共4页
ARCHIVES
共引文献64
-
1王文燕.基于传统文件中心对电子文件中心职能定位的思考[J].兰台世界,2020(S02):55-57.
-
2韦琳.浅析美国的个人信用档案制度[J].云南档案,2007(11):3-5. 被引量:8
-
3舒雪冬.人事档案开放式服务体系的若干问题探讨[J].档案与建设,2013(10):22-25. 被引量:2
-
4冯珺.信用档案法律问题的探讨[J].档案,2003(2):6-8. 被引量:1
-
5张静,鲍玲莉.我国个人信用档案建设中的问题探析[J].北京档案,2014(7):26-28. 被引量:5
-
6姚乐野.论基于电子政务的现行公开文件利用服务[J].档案学通讯,2004(4):76-79. 被引量:4
-
7孙平,梁战平.论"中间信息"及中间信息资源开发[J].图书情报工作,2004,48(11):46-49. 被引量:3
-
8张力.人事档案可否社会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1):433-434.
-
9唐思慧.人事档案的法学思考[J].档案学研究,2004(6):24-27. 被引量:4
-
10王秀哲.信息社会个人资讯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1):131-135.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30
-
1张桂霞.对数字档案馆隐私权保护的理性思考[J].档案,2008(5):20-22. 被引量:5
-
2李忠香.浅谈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创新[J].山东档案,2006(2):46-47. 被引量:2
-
3邹悦,杨道玲.档案网站中的隐私权问题[J].北京档案,2004(6):30-32. 被引量:10
-
4郑美虹.人事档案何时掀起“盖头来”——试析人事档案知情权[J].档案学研究,2005(5):25-27. 被引量:23
-
5程艳.档案开放中的隐私权保护[J].北京档案,2006(3):29-31. 被引量:3
-
6潘连根.关于数字档案馆隐私权保护问题的思考[J].档案时空,2006(6):17-19. 被引量:6
-
7朱江.档案与公民隐私权[J].上海档案,1996(6):24-25. 被引量:2
-
8肖文建,毛勇.论档案开放利用中隐私权的保护[J].档案学通讯,2006(6):51-54. 被引量:21
-
9肖文建,刘杰.论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传播中的隐私权保护[J].档案学通讯,2007(5):46-50. 被引量:13
-
10杨润月.人事档案管理中的知情权与隐私权[J].兰台世界(下半月),2008(4):43-44. 被引量:12
-
1潘连根,陈国英,.对我国人事档案工作改革的思考[J].秘书之友,2004,0(3):32-34.
-
2纪红卫.关于构建我国人事档案中心的探讨[J].图书情报知识,2002,19(5):26-28. 被引量:7
-
3汤梦洁.浅析我国档案信息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兰台世界(下半月),2008(8):13-14. 被引量:2
-
4陈玲.个人档案信息专题数据库建设思考[J].信息管理(上海),2011,24(4):51-54.
-
5王凤芝.管理体制:现阶段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亟待改革的重要方面[J].黑龙江档案,2011(3):125-125.
-
6刘静一.如何快速查找因特网上的个人档案信息[J].天津档案,2000(2):22-23.
-
7高荣林.个人隐私信息网络传播权之建构[J].读书文摘(青年版),2014(10):91-91.
-
8徐亚芳,尤新.人事档案管理亟需改革[J].兰台世界(上旬),2003(6):17-17. 被引量:3
-
9段红.关于改革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思考[J].北京档案,2010(5):25-26. 被引量:7
-
10刘英华.新媒体环境下个人隐私的保护[J].青年记者,2015(13):75-76.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