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探析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的定义、概况、行为表现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做出描述、分析,并提出个人、社会两个层面上的解决措施。
作者
李平菊
孙秋云
机构地区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社会工作》
2004年第5期30-31,共2页
Journal of Social Work
关键词
心理弱势
缺陷补偿
安全阀
分类号
G4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3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3
1
王山群.
大学生弱势群体透视及扶植途径[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2):70-71.
被引量:20
2
杨永欣.
大学生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现状及对策[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3(1):37-38.
被引量:36
3
王文余,胡建.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及对策[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2):103-107.
被引量:39
二级参考文献
2
1
詹伦敏.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与调适[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1998,(2).
2
薛天祥,张振助.
知识经济与大学高科技[J]
.高等教育研究,1999,20(4):14-18.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73
1
于绒.
高校图书馆为弱势学生群体服务的思考[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3):115-116.
被引量:1
2
陈丹霞.
关于当前高校新型弱势群体的思考[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17(5):44-45.
被引量:1
3
杨国新.
大学生弱势群体与自我转化[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6(3):76-77.
被引量:2
4
李宜江,郑爱龙.
大学生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法律保护问题探析[J]
.滁州学院学报,2005,7(2):16-18.
被引量:1
5
李望舒,姚丽琼.
大学生弱势群体探析[J]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65-67.
6
张继.
从《刮痧》谈中西法律文化的同一与差异[J]
.大家,2012(2):122-122.
被引量:1
7
秦秀红.
浅析女子院校对贫困女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J]
.大家,2012(3):120-120.
8
龚美德,张小红.
基于社会大变革背景下的大学生弱势群体研究[J]
.大家,2010(11):85-86.
9
闾秋敏.
也谈关爱高职学生中的弱势群体[J]
.成才之路,2008,0(19):17-18.
10
张琳,龚红果.
对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6):43-44.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25
1
齐新林.
以人为本 人格本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向度[J]
.江西科技学院学报,2007,4(1):21-23.
被引量:2
2
何晓威.
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高校对贫困生的扶持思路[J]
.杭州商学院学报,2004(3):70-73.
被引量:8
3
何霭.
大学生“弱势群体”教育探析[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8(3):126-129.
被引量:14
4
冯书泉.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弱势群体[J]
.中国经济信息,2005(6):25-26.
被引量:43
5
李新市.
关怀弱势群体与构建和谐社会[J]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2):40-42.
被引量:3
6
范成杰,彭远春.
高校社会工作与大学生弱势群体关怀[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7(3):29-32.
被引量:14
7
覃双凌.
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 构建和谐育人环境[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6):163-165.
被引量:10
8
陈剑波 ,冯飞芸 .
高校学生弱势群体的现状分析和教育对策[J]
.中国科技信息,2005(13B):254-254.
被引量:5
9
张宏宝.
以人为本 构筑和谐校园[J]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5,7(8):37-39.
被引量:8
10
李琪.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应对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现实问题的思考[J]
.教书育人(大学频道),2005,0(8):20-2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8
1
李云峰.
以人为本,倡优扶弱,着力构建大学和谐校园[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6):181-183.
被引量:2
2
吕英.
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的自信心调查与浅析[J]
.科技资讯,2007,5(4):196-197.
被引量:1
3
韩春雨,杨刚.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27(1):28-30.
被引量:3
4
王海燕.
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构建和谐校园[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31(4):140-142.
5
任辉.
浅论当前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J]
.中国校外教育,2010(8):57-58.
被引量:3
6
殷红敏,班永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野——心理咨询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微观结合[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28(11):51-54.
被引量:3
7
潘红梅,蒋兴巧,郑红朝,王未强.
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思政工作保障机制初探[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30(2):17-19.
被引量:2
8
朱琳琳.
基于高职生心理弱势群体的个性化心理咨询与治疗模式研究[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0(8):215-215.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程振凯.
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预防与疏导[J]
.中州学刊,2007(5):123-125.
被引量:1
2
张金华.
试论和谐理念下的高校毕业生弱势群体就业工作[J]
.教育与职业,2008(20):156-158.
被引量:2
3
沈晓梅.
和谐校园视角下的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6(10):120-122.
被引量:7
4
周洋.
以义工社团建设促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13(4):117-119.
被引量:2
5
俞国芬,俞婷婷.
人文关怀:独立学院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新课题[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31(11):60-61.
6
顾佳伟.
当代大学生弱势群体励志教育现状分析——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为例[J]
.老区建设,2015(14):61-62.
7
于帆.
心理咨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的有效性研究[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3):49-52.
被引量:4
8
曹海燕.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应着力提供心理咨询的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9-81.
被引量:2
9
李佳源,秦瑞霞.
高校经济弱势群体精神扶贫价值分析[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3):111-114.
10
刘洪凤.
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7):165-166.
被引量:2
1
黄凯.
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成因探析[J]
.教育观察,2012,1(8):29-32.
2
孙建松.
让心理弱势的学困生起航[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12):150-150.
3
秦嫚嫚,尹燊,王冉,李昌建,任长安,马慧群.
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成因及对策探析[J]
.中外企业家,2015(12X).
4
吴岚.
让学生从“学会”到“学好”——聋校有效实施兴趣活动课程的思考[J]
.教育文汇,2014,0(21):15-17.
5
戚丹.
小学生积极心理辅导案例研究[J]
.辅导员(中下旬)(教学版),2015,0(22):37-37.
6
曾新荣.
农村贫困高职生心理弱势成因与干预机制研究[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14(7):42-44.
被引量:1
7
裴光昭.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大学生心理浅述[J]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5(1):47-49.
8
张筱颖.
心理弱势学生群体的成因及诊疗[J]
.新教育(海南),2016,0(10):58-59.
9
程明凤.
关于女生心理弱势的分析及对策[J]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00,0(3):41-41.
10
张秀敏.
高校教师中“弱势群体”团体心理训练的研究[J]
.教育探索,2009(2):120-121.
被引量:2
社会工作
200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