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4期58-59,共2页
同被引文献10
-
1陈超南.论网络传播中的双重效应——民主与支配[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1):88-93. 被引量:7
-
2胡钰,吴倬.互联网对青年价值观的负面影响[J].青年研究,2001(3):28-33. 被引量:68
-
3李荫榕,张亮.社会信息化对人的主体性影响的二重效应[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6(2):29-33. 被引量:20
-
4吴志坚,章铸.虚拟现实:网络时代的技术福音?——兼与李湘德、钱振勤二同志商榷[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6(4):27-31. 被引量:15
-
5付立宏,邱均平,王伟军.信息资源网络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机遇和挑战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26(4):16-21. 被引量:6
-
6付立宏,邱均平,王伟军.信息资源网络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下)——对策构想[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26(5):51-56. 被引量:6
-
7李春霞,吴永忠.网络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6(12):30-34. 被引量:27
-
8杜楚源,李艺.虚拟现实:新的实践领域[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6(11):59-63. 被引量:20
-
9周宏仁.信息革命与信息社会的黎明(二)[J].网络与信息,2001,15(2):15-17. 被引量:3
-
10葛伟民.互联网是过眼烟云?[J].网络与信息,2001,15(1):20-21. 被引量:1
-
1梁月超.计算机安全技术及其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J].祖国(建设版),2013(7):402-403.
-
2卢庆福.计算机犯罪初探[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1994(4):18-22.
-
3丁丽萍.计算机犯罪侦查需要高素质的人民警察[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00(6):32-34.
-
4许娟娟.论网络作品的著作权保护[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4(4):53-55.
-
5靳慧云.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道德原因与预防[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5):38-39. 被引量:3
-
6罗耀春.建议在公安高等学校建立计算机安全教学科研基地[J].广东公安科技,1995,0(2):57-61.
-
7李戬.论计算机犯罪的控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9-31.
-
8于志刚,吴大华.试论制作、传播破坏性计算机程序罪[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1997,11(3):27-31.
-
9李文燕,于志刚.关于公安机关应对计算机犯罪的系统思考[J].公安大学学报,2001,17(6):1-13. 被引量:4
-
10翟妤婕.金融业计算机犯罪防控对策研究[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4(2):67-69.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