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哲学家的品格──为《哲学家杨超》序
-
1杨超杰.龙门碑刻中古地名及相关问题[J].中原文物,1996(3):85-91.
-
2张永权.一位学者、战士的人生轨迹──读杨苏著《艾思奇传》[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5(1):128-130.
-
3何启君.《大众哲学》的开拓者——青年时期的艾思奇[J].党史纵横,1994,0(7):40-42.
-
4李祖华,李昕东.忆云南辛亥革命长者李曰垓[J].纵横,2011(12):46-50.
-
5余果.“书顶十万兵”的艾思奇[J].老同志之友(上半月),2006,0(7):6-7.
-
6林忠碧.毛泽东哲学思想在抗日战争中的运用[J].社会科学研究,2005(5):105-107.
-
7杨明伟.论抗日战争的时代精神[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5(7):1-6.
-
8《大众哲学》的历史作用应进一步提升[J].党建文汇(上半月),2010(5):29-29.
-
9谢本书.艾思奇的《大众哲学》[J].文史杂志,1998(5):53-54.
-
10吴学东.辉煌的自学成才之路——毛泽东与爱因斯坦自学成才的启示[J].中国人才,1999,0(8):35-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