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革后一代”的精神资源和文化想象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成长的年代王宏图: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是“文革后一代”的精神资源和文化想象。我们几个也属于这一代人。我们认为的“文革后一代”大多在60年代到70年代初期出生,他们中的相当一批人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登上文化舞台。他们身上的许多特点与其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
梁宁宁
出处
《作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1-64,共4页
Writer Magazine
关键词
精神资源
文革
文化想象
年代
宏大叙事
激情
弗洛伊德
理想主义
知识分子
张承志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7
1
毕飞宇,汪政.
语言的宿命[J]
.南方文坛,2002(4):26-33.
被引量:88
2
陈晓明.
最后的仪式——“先锋派”的历史及其评估[J]
.文学评论,1991(5):128-141.
被引量:50
3
郜元宝.
匮乏时代的精神凭吊者──60年代出生作家群印象[J]
.文学评论,1995(3):51-58.
被引量:29
4
周怡.
代沟理论:跨越代际对立的尝试[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5,32(2):47-52.
被引量:22
5
周怡.
代沟现象的社会学研究[J]
.社会学研究,1994(4):67-79.
被引量:87
6
宗仁发,施占军,李敬泽.
关于“七十年代人”的对话[J]
.长城,1999,0(1):195-202.
被引量:8
7
包亚明.
六十年代人:共同经验与知识传统[J]
.上海文学,1997,0(11):70-74.
被引量:2
8
余华,王尧.
一个人的记忆决定了他的写作方向[J]
.当代作家评论,2002(4):19-30.
被引量:57
9
[3]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10
吴义勤.
自由与局限——中国“新生代”小说家论[J]
.文学评论,2007(5):51-57.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3
1
陆卓宁.
当代文学教学:主体性与主体间性[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6):150-153.
被引量:6
2
沈杏培,姜瑜.
代际差异与新时期作家的文革叙事分野[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12):17-29.
被引量:3
3
王荣珍.
50年代生作家群的精神分野[J]
.关东学刊,2018(6):60-68.
二级引证文献
9
1
李琨.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的困惑和反思[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B06):252-255.
2
杨荣.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的问题与思考[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9,30(4):113-116.
被引量:2
3
郑友奇,杨春红,张维峰.
外语教学研究的范式转换[J]
.教育评论,2009(6):78-80.
被引量:4
4
彭丽萍.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方法新探[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20):214-215.
5
陈娇华.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的多重主体性初探[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5):99-102.
被引量:2
6
董琼.
新时期以来文革题材小说研究综论[J]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2(5):55-58.
7
阮素丹.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三段法”教学改革初探[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6(3):100-103.
8
宋晓晨,郭海平.
被历史之茧包裹的“我们”:解读张悦然的《茧》[J]
.文学教育,2018,0(16):131-133.
被引量:1
9
张光芒,赵京强.
叙事追问与批评反思的多维向度——谈沈杏培的文学研究[J]
.东吴学术,2023(6):10-16.
1
丁言模.
左联——瞿秋白批判和建设的政治文化舞台[J]
.常州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1999,17(3):1-6.
2
李遇春.
世纪末的忏悔──从王蒙和张贤亮的二部长篇近作说起[J]
.小说评论,2001(6):32-36.
3
朱永新.
重塑心的文化[J]
.成才之路,2008,0(4):96-96.
4
曲豆.
站在文化舞台上,歌声依旧精彩[J]
.现代工商,2014(10):70-71.
5
朱承.
胡适与辛亥革命的延续——兼论知识分子与社会革命[J]
.学术界,2011(7):53-61.
被引量:2
6
巫细华.
过度商业化对网络文学的精神影响[J]
.创作与评论,2012(6):97-98.
被引量:1
7
白园轩.
文坛旧雨话当年——《福州文坛回忆录(1930-1949)》读后[J]
.党史研究与教学,1994(4):77-35.
8
东方朔,虞潇浩.
二十一世纪儒学的话语空间[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2(1):28-31.
被引量:1
9
陈才生.
惊鸿一笔震江湖——谈李敖《播种者胡适》的历史意义[J]
.当代文坛,2001(6):69-70.
10
诺思洛普.弗莱,李洁红.
文化的相互渗透性[J]
.外国文学,2001(3):52-57.
被引量:3
作家
200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