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5期53-54,共2页
Social Sciences in Heilongjiang
二级引证文献13
-
1彭分文.社科成果转化问题探讨[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2):93-94. 被引量:3
-
2虞文.社会科学非应用性成果转化问题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25(4):122-123. 被引量:9
-
3虞文,周亚霆,陈颖.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现状及方法探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26(2):189-191. 被引量:4
-
4虞文,周亚霆.基于因素分析的社科成果转化评价指标浅探[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7(3):57-59. 被引量:5
-
5郭秀丽.基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科学成果转化问题研究[J].理论研究,2008(3):56-57. 被引量:1
-
6张颖春,陈根来,张慧颖.影响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环节的静态比较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9):62-64. 被引量:4
-
7蒋荣,曹晓东.对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状况之解读及其应对方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5):5-8. 被引量:1
-
8谢瑾岚.加快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若干思考[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3(4):25-31. 被引量:7
-
9侯剑华,都佳妮,李嘉伟.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创新路径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4(5):89-91. 被引量:4
-
10孙红卫.略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J].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34-36. 被引量:5
-
1尹国英.关于培养跨世纪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思考[J].管理观察,1998(2):58-58.
-
2朱佳木.以江总书记两个重要讲话为指导努力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更大繁荣和发展[J].徽州社会科学,2001(4):4-7.
-
3董俊峰.浅述社会科学人才的历史演变及特点[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32(6):60-60. 被引量:1
-
4卷首语[J].中国人才,1991(5):1-1.
-
5薄兴盛.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抓好人才队伍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06,3(14):120-120. 被引量:1
-
6廖进.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J].党政干部参考,2003,0(5):21-21.
-
7王铭铭.我所了解的历史人类学[J].西北民族研究,2007(2):78-95. 被引量:21
-
8【故事力】[J].读写月报(新教育),2011(10):34-34.
-
9李金贵.谈人才[J].实践,2005(7):21-21.
-
10程志方.擎起科学的“半边天”-《云南省社会科学人才名录》评介[J].学术探索,1999(3):93-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