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论直观教学法在立体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出处
《设计艺术研究》
1999年第2期98-99,101,共3页
Design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28
-
1李清,梅晓萍,吴鸿洲.魏晋南北朝僧医的医学成就[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2):24-26. 被引量:7
-
2龙文茂.融通中西、贯概古今——学衡派文化观念评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78-84. 被引量:1
-
3韩伟,王占奎,金宪鏞,曹玮,任周芳,淮建邦,傅升岐.扶风法门寺塔唐代地宫发掘简报[J].文物,1988(10):1-28. 被引量:70
-
4金相成.改革传统讲述法 赋予教学新内容[J].课程.教材.教法,1988,8(11):33-35. 被引量:2
-
5文师华.佛教对中国书法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27(2):98-102. 被引量:3
-
6徐季子.佛教思想对《红楼梦》的影响[J].文艺理论研究,1991(5):46-51. 被引量:3
-
7李四龙.民俗佛教的形成与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3(4):55-60. 被引量:23
-
8本刊编辑部.如何识别社会上的假冒僧尼[J].中国宗教,2004(7):67-67. 被引量:1
-
9邹燕凌.略论梵呗[J].宗教学研究,2005(1):159-162. 被引量:6
-
10范敬.佛教文化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影响[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4):13-14. 被引量:7
-
1秦丙昌.立体有机化学教学中的两个问题[J].殷都学刊,1994,15(1):41-42.
-
2于艳春,刘新河.论直观教学在立体有机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连云港职业大学学报,1998,11(4):77-78. 被引量:2
-
3万福贤.立体有机化学教学 探讨[J].山东农业教育,2008(4):28-31.
-
4吴良群.有机分子的不对称性、非对称性和手性[J].惠阳师专学报,1987,9(S1):75-77.
-
5李淑妮,刘萍,翟高红,崔斌.怎样认识氧化性?[J].大学化学,2014,29(6):71-74.
-
6薛岗林.一个新的超大铈锑钨酸盐阴离子Ce_3Sb_4W_2O_8(H_2O)_(10)(SbW_9O_(33))_4^(19-)[J].化学学报,2002,60(1):166-168. 被引量:2
-
7李大塘,刘永红.旋光化合物判别方法的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3):50-51. 被引量:2
-
8黄晓.CAI技术在立体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实践[J].科技信息,2010(1):150-150.
-
9赵洪喜,黄天利.从石墨的教学谈课堂“走向”工厂的重要性[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19(5):53-54.
-
10张子付,刘国范,郭金波.用分子对称性求取分子轨道[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17(2):39-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