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8
-
1周加仙.美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最新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0,21(16):54-56. 被引量:15
-
2苏真,司荫贞.日本的短期大学——兼谈我国高等教育结构[J].比较教育研究,1981(1):16-19. 被引量:1
-
3夏成满.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及其启示[J].江苏高教,2005(1):24-27. 被引量:91
-
4张熙.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概览[M]海南出版社,2000.
-
5沈学初.当代日本职业教育[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
6苏楠.面向新世纪的日本中等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17(6):53-53. 被引量:1
-
7蒋萍华.日本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1999(7):53-55. 被引量:1
-
8周彬,徐朔.澳大利亚TAFE与中国职业教育比较[J].开放教育研究,2003,9(5):54-56.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6
-
1李雪花,张燕燕.日本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模式的启示——以“对口升学”培养模式为中心[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5):62-64. 被引量:9
-
2孙勇,余茂辉.发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模式比较分析及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0(8):52-55. 被引量:4
-
3余茂辉,孙勇.发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模式比较分析及启示[J].交通职业教育,2010(2):54-58. 被引量:6
-
4余茂辉,孙勇.国外发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启示[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0(1):73-77. 被引量:3
-
5魏晓峰.汽车专业信息化课堂教学探究及实践[J].无线互联科技,2014,11(8):229-229. 被引量:8
-
6童欣.浅析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之问题[J].青春岁月,2011,0(12):198-198.
二级引证文献30
-
1马鹏媛.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生源定位的价值选择[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6):12-17.
-
2卢文丰.中职与高职教育突破与衔接思考[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4):95-97. 被引量:9
-
3付国华.德、澳、美、日四国职业教育模式经验与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35):90-92. 被引量:5
-
4卢志兴,孙文敏.基于北京精神的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新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8):81-83.
-
5佘明祥.司法警官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思变[J].职业教育研究,2012(10):17-18. 被引量:3
-
6黄安心,林霞,武文浩.关于开放学习机制构建的若干理论问题的探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6):6-13. 被引量:1
-
7代倩影.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3(8):143-143. 被引量:2
-
8王玮.理论与实验相互结合的技校化学教学方式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3(8):254-254.
-
9蒋春洋.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国际比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9(15):60-64. 被引量:8
-
10蒋春洋.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3(17):17-19. 被引量:8
-
1朱玉华,赵义明.关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思考[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2,18(3):36-37.
-
2邵琳艳.论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第三主体模式[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23(4):16-19.
-
3纵婧.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模式探析[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3(3):19-21. 被引量:2
-
4张议月.以就业为导向,实行产教结合——以中职院校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6,0(8):97-97.
-
5赵明.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6,0(8):97-97.
-
6宫国则成.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综合学科[J].职教译丛,2002(4):23-25.
-
7王志敏.基于学生主体模式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12):119-121. 被引量:3
-
8徐明华.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的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05(1):13-15.
-
9江曦.德、美、日三国的产业教育及启示(上)[J].国外职业教育,2005(2):34-37.
-
10薛文.日本职业教育机构设置与调整特点[J].福建成人教育,2001(9):3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