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田径》
1999年第5期13-17,共5页
Track and Field
同被引文献64
-
1王宁.谈《对短跑加速理论的质疑》一文中的几点看法——与王荣老师商榷[J].田径,2004(2):15-16. 被引量:1
-
2周志雄,黄德春.透析100米跑步长和步频研究的误区[J].田径,2003(4):24-27. 被引量:6
-
3李汀.从八运会女子100米决赛看短跑技术现状[J].田径,2001(1):18-19. 被引量:8
-
4申伟华.优秀运动员百米速度节奏的模式特点与影响[J].体育科学,1999,19(1):62-62. 被引量:17
-
5任文君,李保成,郭义军.世界优秀女子100m跑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1999,35(11):28-30. 被引量:14
-
6艾康伟.世界优秀100m短跑运动员的速度特征[J].中国体育科技,1999,35(4):37-40. 被引量:19
-
7蔡云.对我国男子优秀短跑选手髋部力量问题的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1998,34(9):14-15. 被引量:4
-
8郭立亚,谭云平.对步长和步频合理组合与100m跑成绩相关性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7,17(1):36-39. 被引量:22
-
9吴太平,吴芬.浅析当代世界优秀运动员100米跑的技术特点[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3,19(2):47-51. 被引量:4
-
10冯敦寿.中国男女短跑优秀运动员百米跑成绩进展与速度、步频、步幅追踪分析[J].体育科学,1986,7(3):73-76.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12
-
1吴洁.现代短跑技术特征探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S1):124-125. 被引量:3
-
2李广文.1994年~2004年100m运动员速度特征研究(综述)[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2):67-69. 被引量:7
-
3李广文,李鸿江(指导老师).论100米跑运动员的加速跑、加速跑距离、加速能力[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14(9):11-13. 被引量:7
-
4宋光春.步长与步频的合理组合对100米跑成绩的影响[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5):102-103. 被引量:5
-
5李广文.析100m速度特征之加速跑距离及其步态变化[J].湖北体育科技,2010,29(1):70-72.
-
6刘林生.当前100m跑运动员的速度特征研究述评[J].德州学院学报,2011,27(4):104-106.
-
7刘景龙,李保新,陈小龙.体院学生100m成绩与步长步频变化规律及特点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2):66-68. 被引量:3
-
8贾昌志.对百米起跑后加速跑技术的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23(5):69-71. 被引量:1
-
9林良君.非田径专业男生100m短跑步频与步幅关系的实证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6):208-209. 被引量:1
-
10陈娟娟,沈桃淑.基于“距离分配曲线”的动力学原理分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0(5X):34-35.
二级引证文献41
-
1袁雷,袁吉,袁林.中、外女子100m跑优秀运动员成绩演变及技术特征的比较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4,25(4):59-62. 被引量:1
-
2赵凯丰,夏崇德.100m分段跑与400m竞赛成绩的相关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1):1582-1583. 被引量:8
-
3李广文,李鸿江(指导老师).论100米跑运动员的加速跑、加速跑距离、加速能力[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14(9):11-13. 被引量:7
-
4谢昭华.谈现代短跑技术的整合[J].内江科技,2007,28(4):155-155. 被引量:1
-
5陈彩军,张保金.现代短跑技术训练特征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7,29(3):101-103. 被引量:9
-
6玄红梅.世界男子100m成绩演变与顶尖100m运动员身体形态研究[J].体育世界,2007(6):98-99.
-
7钱健.江苏省女子短跑成绩实现突破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8,30(1):44-45.
-
8吴岩.辽宁省体育院系男子百米跑二级运动员成绩预测模型的构建[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1):69-70.
-
9罗力书,魏家俊,周国安.中外优秀男子100米跑运动员的技术参数对比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08,27(3):25-27. 被引量:4
-
10陈少辉,张金强,杨宪文,丑凯.乳酸能对优秀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最大速度影响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2):86-88. 被引量:1
-
1艾康伟.世界优秀100m短跑运动员的速度特征[J].中国体育科技,1999,35(4):37-40. 被引量:19
-
2伊.尼科诺夫,柳百敏.撑竿跳高的助跑[J].体育科研,1985,6(10):26-28.
-
3黄喜儿,冯道光.优秀板鞋竞速运动员100米全程跑动作特征分析[J].青春岁月,2010,0(18):188-189. 被引量:2
-
4刘艳秋.跳远成绩与相关速度参数回归分析[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25(7):59-61.
-
5许以诚,米卫国,张蒙汉.刘翔110m栏跨栏的栏间跑节奏分析与诊断[J].体育科研,2005,26(5):48-50. 被引量:6
-
6黄永京.预防和消除运动训练中的速度障碍初探[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2,4(5):655-655.
-
7唐华,邓佳佳,肖建军.世界优秀110米栏运动员全程跑技术特征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13,32(4):63-66. 被引量:1
-
8中跑运动员的速度要求[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4(1):47-47.
-
9贾谊,刘占锋,严波涛,刘亚.对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运动学特征的比较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5):620-624. 被引量:8
-
10罗洪涛,高扬.逐步回归分析中国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掷链球技术的速度参数[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33(1):147-1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