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佛教复兴的组织基础(一)——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教会社团的组建
被引量:2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9,共7页
The Voice of Dharma
同被引文献71
-
1金易明.都市佛教之特性及城市居士佛教考察[J].世界宗教文化,2011(3):63-66. 被引量:4
-
2何劲松.中国佛教应走什么道路——关于居士佛教的思考[J].世界宗教研究,1998(1):26-34. 被引量:8
-
3马烈.民初佛教复兴运动和日本《二十一条》[J].江西社会科学,1996,16(11):71-74. 被引量:1
-
4江灿腾.胡适的早期禅宗史研究与忽滑谷快天[J].世界宗教研究,1995(1):91-94. 被引量:3
-
5吴忠伟.居士佛教与佛教中国化——评潘桂明先生《中国居士佛教史》[J].佛学研究,2002(0):397-404. 被引量:1
-
6吴立民.禅宗史上的南北之争及当代禅宗复兴之管见[J].佛学研究,1994(0):40-49. 被引量:3
-
7万里.社会变迁与台湾人间佛教的发展——从比较宗教学的多元视角着眼[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4):74-78. 被引量:2
-
8陈兵.人间佛教与佛法的出世间修证[J].法音,2004(8):3-10. 被引量:3
-
9刘元春.社会城市化发展中的佛教信仰问题[J].法音,2002(11):13-23. 被引量:2
-
10潘桂明.从太虚的“人间佛教”展望新世纪的中国佛教[J].世界宗教研究,2000(2):108-111. 被引量:3
-
1吕大吉.学术需理性信仰要宽容─—宗教研究方法谈之一[J].世界宗教文化,1994(2):44-47. 被引量:1
-
2李龙强.哲学的本质与本质的哲学[J].新疆社会科学,2012(2):6-10. 被引量:1
-
3邓子美.新世纪佛教复兴的组织基础(四)──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教会社团的组建[J].法音,1999,0(8):16-21. 被引量:2
-
4丁妙珍.从心理学的视角看理性与信仰[J].求索,2004(9):140-142. 被引量:3
-
5魏克熹.银川市 以组织创新为抓手 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J].共产党人,2009(20):34-34.
-
6张锡金.宗教:追求人生永恒的一种形式[J].学海,1993(1):28-33. 被引量:1
-
7邓子美.新世纪佛教复兴的组织基础(二)──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教会社团的组建[J].法音,1999,0(6):10-15. 被引量:2
-
8王磊.重新审视章太炎与南京临时政府[J].求索,2014(12):194-198.
-
9解光宇.儒教与重振儒教[J].学术界,2013(3):111-116. 被引量:1
-
10夏乃儒.21世纪:儒学在重构中被超越[J].社会科学战线,1994(5):77-83.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