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朱“重生”“贵己”伦理观新论
出处
《新东方》
1999年第5期69-70,共2页
The New Orient
-
1连劭名.杨朱学说新考[J].理论学刊,2010(1):77-79. 被引量:1
-
2黄忠晶.杨朱“为我”、“贵己”思想是一种治国之道吗[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5):55-57.
-
3姚军.杨朱贵己思想试论[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0,0(3):69-70.
-
4王建敏.杨朱学说新论[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6(6):8-10. 被引量:1
-
5杨润娣.生死逍遥 贵己乐生——论《庄子》与《列子》生死智慧之比较[J].经营管理者,2010(10X):264-264.
-
6徐丽华.杨朱及其思想研究评议[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24-26. 被引量:3
-
7于蕾.杨朱思想简论[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0(6):259-260.
-
8郭智勇.“贵己”还是“贵已”——从《吕氏春秋》文本出发对战国三子思想主旨传统理解的质疑[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28(6):52-57.
-
9李锐.贵己为我——杨朱的生命哲学[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1):92-95. 被引量:1
-
10张芳德.道家“个体生命之我”的发现[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0(4):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