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证据三题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伪证罪何须限在刑事领域我国刑法第305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据此,伪证罪仅限于刑事诉讼中的伪证行为,而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的伪证行为则不构成犯罪。笔者认为,这一规定欠科学。伪证罪的本质特征在于其藐视法律和扰乱司法,而这一特征不仅存在于刑事诉讼中。
作者
刘仁文
出处
《北京观察》
1999年第2期58-59,共2页
Beijing Observation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伪证罪
民事诉讼法
我国刑法
证人拒证
收集证据
行政诉讼法
犯罪嫌疑人
刑事领域
司法实践
分类号
D92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法治园地[J]
.农家参谋,2005,0(9):36-36.
2
金子明.
民事诉讼中的伪证及其制裁[J]
.人民司法,1993,0(1):22-23.
3
乔世凯.
违规操作难免风险[J]
.当代工人,2013(2):35-35.
4
张振高,陈贵程.
刑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罪名刍议[J]
.山东法学,1992,7(2):47-47.
5
法之.
什么是伪证罪[J]
.支部生活(中共云南省委党刊),2007(4):40-41.
6
高树坤.
伪证罪研究[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4):47-48.
7
索世宁.
伪证心态录[J]
.公安月刊,1996(6):16-18.
8
牛鹏翔.
浅谈“出具虚假证明”在伪证罪和包庇罪中的异同[J]
.天津检察,2006(2):34-35.
9
刘卫民.
关于伪证罪犯罪目的的一点思考[J]
.天津检察,2009(5):67-68.
10
陈任飞.
是徇私舞弊罪?包庇罪?还是伪证罪?[J]
.法律适用,1998(3):32-32.
北京观察
199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