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卵结合的生育调节工程疫苗研究中抗原多样性的比较
出处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S1期89-90,共2页
Journal of Ji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 Medicine Edition)
-
1喻晶华,屈智超.抑制素的生育调节作用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1989,8(1):6-10. 被引量:2
-
2孙晓溪,李大金,李超荆.猪卵透明带单克隆抗体体外对人精卵结合的影响[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6,23(4):253-255. 被引量:2
-
3李超荆,李大金,陆朱娣,葛柏青.猪卵透明带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对人精卵结合的影响[J].生殖与避孕,1999,19(6):366-367. 被引量:1
-
4姜彦嘉,欧汝强.建立一种快速高收率分离猪卵透明带方法的探讨[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95,3(4):241-242. 被引量:3
-
5徐万祥,林渊,王健,谢毅,肖谷田,顾少华.猪卵透明带—3βcDNA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J].生殖与避孕,1997,17(1):57-58.
-
6欧汝强.抗猪、兔卵透明带单克隆抗体的分析[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0,6(2):111-114. 被引量:3
-
7周剑萍,张炜,刘银坤,朱瑾,张俊慧,吴欣.胚泡着床过程相关因子及在生育调节中意义[J].医学研究通讯,2003,32(3):18-19.
-
8王健,张仁刚,张洁,敬保迁.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抗原的多样性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8(7):617-619. 被引量:2
-
9其他[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1996(3):132-135.
-
10周晓波.《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及其在人类生育调节中的意义》课题达国际先进水平[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2,10(12):716-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