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华北盆地南缘早古生代岩石的重磁化——Ⅰ.古地磁结果及其意义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豫西北济源和登封剖面可分离出中温反极性磁分量和高温正极性磁分量 通过岩层展平过程发现,中温反极性磁分量和NNE向高温磁分量都应形成于褶皱的早期;从其所对应的极位置看出,中温、高温分量分别形成于早、晚白垩世,并且褶皱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研究表明重磁化不仅与褶皱过程有关,显然还与该区广泛发育的燕山期(100Ma左右)岩浆浸入活动有关.
出处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1998年第S1期24-30,共7页 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批准号:49334050 49574213) 人事部"非教育系统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A类"资助项目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3

  • 1Lin J I,J Geophys Res B,1997年,2期,1767页
  • 2Zhao X,J Geophys Res B,1992年,97卷,2期,1767页
  • 3马醒华,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以来古地磁研究,1992年

共引文献32

同被引文献101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