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大革命时期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开始了对中国的文化教育侵略,义和团运动爆发前教会学校已达2000所。帝国主义的文化教育侵略必然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在革命浪潮的影响下,广州圣三一中学首先举起了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大旗,其他地方的一些教会的学生积极响应,开始形成了一个收回教育权运动的风潮。1924年8月。
作者 魏喜龙
出处 《学习论坛》 1998年第6期43-45,共3页 Tribune of Study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20

  • 1《非基督教学生同盟之响应》,载《民国日报》,1922年3月16日.
  • 2陈独秀.《土耳其放逐教主》,载《向导》,第56期,1924年2月27日.
  • 3《“圣三一”学生宣言》,载《向导》,第62期,1924年4月23日、5月28日.
  • 4《基督教教育运动与重要文件》,载《中华基督教教育季刊》第1卷第1期.
  • 5《教育新闻》,载《中华基督教教育季刊》第5卷第3期.
  • 6《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关于教育法令”,第一册,载吴相湘、刘绍唐.《民国史料丛刊》.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年.
  • 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教育部档案,全卷宗五,卷宗号:2264:“中华佛教华严大学请立案的文件”.
  • 8华群.《德校长传》,《金陵女子大学校刊》,1928年,第2页.
  • 9亚莫.《金陵女子大学学生的谬误观念》,《金陵大学校刊》1928年11月14日.
  • 10黄洁珍.《从吴贻芳与金陵女子大学看基督教教育理念的实践》,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硕士论文,1996年,第38页.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