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
出处
《前沿》
1998年第9期2-4,共3页
Forward Position
共引文献49
-
1袁敬伟,王鸣晖.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贡献[J].吉林工学院学报(高教研究版),2001,22(3):5-8.
-
2施超.马克思主义在新世纪的发展[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1,17(2):8-11.
-
3熊思远.努力做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忠实代表[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1,17(4):12-17.
-
4王国安.先进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其启示[J].理论与实践(贵州),2002(6):6-8.
-
5苏兆成,陈洪涛,黄东桂,罗宗火.论“两课”的主渠道作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S2):107-109.
-
6许俊达.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哲学及其特点[J].江淮论坛,1999(1):35-40.
-
7李醒华.邓小平理论的表述特色[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79-87.
-
8朱旭红.邓小平理论与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8(4):85-94.
-
9武克敏.邓小平理论旗帜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指针[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9(2):7-10.
-
10杨学海.“依法治国”浅释[J].新疆社会科学,1997(5):88-90.
-
1沈建国.把握科学的理论体系[J].群众,1995(12):7-8.
-
2林怀艺.理论的先进性是党先进性的一面精神旗帜——以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为视角[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2):131-136.
-
3吴向东.理解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视野[J].思想政治课教学,1996,0(12):27-28.
-
4商逾.社会主义本质观的新境界[J].发展论坛,1998(5):8-9.
-
5谢梅红.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的意义[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7,15(1):14-16.
-
6王浩斌.邓小平理论形态及实践形态的社会主义本质观[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3(1):73-77.
-
7吴.社会主义本质观的再认识[J].重庆社科文汇,2001(2):43-43.
-
8方国才.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掌握和运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钥匙[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1(4):8-11.
-
9胡永新.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1999,12(6):35-36.
-
10张程锋.从“人”的角度认识社会主义本质[J].公安月刊,1999(2):1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