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侠义精神到江湖义气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侠义文化包括“侠”和“义”两个方面,侠义之“义”源于墨家的兼爱理想,但在历史的发展中,又融合了许多其它因素,兼爱一方面表现力“平等”;另一方面表现力“义气”。愈到封建后期,义气愈占据重要的位置,最后使侠义文化演变蜕化为江湖文化,在文化上走向没落。
作者
韩云波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
出处
《新东方》
1998年第5期50-56,共7页
The New Orient
关键词
侠义精神
“义”
墨家
太平天国
秘密社会
“兼爱”
武侠小说
司马迁
江湖文化
“侠义”
分类号
G129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50
参考文献
3
1
韩云波.
《韩非子》与战国游侠[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81-85.
被引量:9
2
韩云波.
郭沫若与中国侠文化[J]
.郭沫若学刊,1993(3):22-29.
被引量:5
3
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M]三联书店,1977.
二级参考文献
1
1
陈永志.
郭沫若人道主义思想的发展及其渊源[J]
.郭沫若学刊,1991(3):12-18.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12
1
韩云波.
义的演变与侠义文化走向江湖文化的堕落[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1997,15(1):33-37.
被引量:1
2
许金华.
论柳宗元散文中的“侠”意识[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5):60-64.
被引量:1
3
陈夫龙.
新文学作家与侠文化关系研究的现状与前瞻[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4):44-49.
被引量:5
4
陈茜,温晓莉.
中国古代游侠的法律分析[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09,24(1):11-16.
被引量:1
5
黄平.
“墨家者流”的生命意识初探[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6):149-152.
6
桓占伟.
观念社会化的神秘力量--义观念在战国时代的下移及其社会组织作用[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1(1):136-149.
被引量:3
7
陈夫龙.
中国新文学作家与侠文化研究述评与反思[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62(2):31-45.
被引量:3
8
杨辉.
体育中的侠义精神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7(11):193-196.
9
蒋勇.
文人之侠的崛起对中晚明文学的影响[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4(1):125-133.
被引量:4
10
郝琳杰.
游侠兴衰与儒家思想正统化的关系探析[J]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2019,0(1):56-76.
同被引文献
38
1
许娜.
中国侠客与西欧骑士的群体比较[J]
.云梦学刊,2007,28(S1):38-39.
被引量:2
2
娥满.
侠的变迁[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3):41-43.
被引量:1
3
刘红梅.
老舍待人有侠气[J]
.可乐,2007(8):34-34.
被引量:1
4
韩云波.
论清末民初的武侠小说[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108-112.
被引量:7
5
杨世宏.
论武侠的生存背景[J]
.齐鲁学刊,1998(1):61-67.
被引量:2
6
韩云波.
侠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模式[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6(2):91-96.
被引量:41
7
冯延燕.
儒家文化与侠义精神的异同[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8):342-343.
被引量:6
8
栗胜夫,寇建民,姚伟华.
武术在服务国策培育民族精神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J]
.体育科学,2005,25(1):61-65.
被引量:66
9
薛柏成.
墨家思想对中国“侠义”精神的影响[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15-120.
被引量:12
10
陈夫龙.
批判中建构:论鲁迅与侠文化精神[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4):26-31.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9
1
吕进,韩云波.
金庸“反武侠”与武侠小说的文类命运[J]
.文艺研究,2002(2):65-73.
被引量:26
2
王学振.
“武”的退隐和“侠”的张扬:论老舍与侠文化[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6):33-37.
被引量:9
3
王献斐.
从侠与儒的视角解读武德之“信”、“义”、“勇”及现代反思[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2):37-40.
被引量:11
4
刘浩.
《论语》中的侠义精神浅论[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26(8):99-100.
被引量:1
5
田小培,樊发祥.
论侠客与镖师的对话[J]
.搏击(武术科学),2011,8(10):43-44.
6
周华.
简论贾樟柯电影中的侠义情怀[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2(5):90-91.
7
相金星.
普通高校武术教学中武德培养的必要性研究——以沈阳城市学院为例[J]
.搏击(武术科学),2015,12(12):42-43.
被引量:2
8
乔长泽.
解读跆拳道文化背景中的侠义精神[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24(7):138-140.
9
姜云峰,郇宇,匡艳丽.
新时期侠义文化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影响[J]
.教育观察,2015,4(8S):37-3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0
1
黎明,江智利.
人性扭曲:福克纳与金庸小说的共同主题[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3):69-73.
被引量:3
2
韩云波,何开丽.
再论金庸“反武侠”:终结还是开端[J]
.江汉论坛,2006(12):130-134.
被引量:11
3
许兴阳.
大陆2000-2006年金庸小说研究述评[J]
.菏泽学院学报,2008,30(3):36-44.
被引量:7
4
高玉.
放宽文学视野评价金庸小说[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1):35-42.
被引量:7
5
罗麒.
论《鹿鼎记》的“反武侠”特征[J]
.江汉论坛,2009(7):122-125.
被引量:4
6
高玉.
论“修改”对金庸武侠小说经典化的意义[J]
.东岳论丛,2009,30(11):71-74.
7
徐秀明,范钦林.
金庸小说的意识形态解读[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2(1):85-94.
被引量:5
8
朱瑞琪.
从文字结构看“武”的本义[J]
.搏击(武术科学),2011,8(3):1-2.
被引量:1
9
孙金燕.
武侠“为市井细民写心”与20世纪文化元语言的动制分途[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4):61-66.
被引量:1
10
袁秋宝.
试析传统武德对当代军人精神的塑造[J]
.搏击(武术科学),2011,8(11):32-33.
1
焦若薇.
灵魂的另一面——中国侠义精神的传承与衍变[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21(2):77-80.
被引量:6
2
从性格看武汉人[J]
.南方人物周刊,2014,0(43):6-6.
3
乔亚珺.
中国侠义精神与西方骑士精神之差异[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53-55.
4
朱佳宁.
史进侠义之道探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130-132.
被引量:1
5
韩云波.
义的演变与侠义文化走向江湖文化的堕落[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1997,15(1):33-37.
被引量:1
6
吴安新.
论中国武侠影视作品的刀剑象征[J]
.济宁学院学报,2013,34(5):104-107.
7
高晓东.
论中国古代的侠义精神[J]
.文教资料,2009(16):4-5.
被引量:4
8
汪力.
论江湖义气在黑社会性质组织中的影响[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2):40-46.
被引量:6
9
田焱.
千古文人侠客梦——浅谈侠文化在唐以前的发展[J]
.枣庄师专学报,2001,18(1):44-46.
被引量:4
10
张比.
“慷慨悲歌”新解[J]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2,4(4):115-117.
新东方
199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