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霜霉病是许多作物的重要病害之一,发生分布极广,一旦发病,蔓延很快。以往年份大豆上只有轻微发生,对大豆为害较轻。由于今年两水多,温度低,造成大豆发病十分严重,济宁大豆普遍受害。(一)症状主要发生在秋大豆叶上。苗期为害较轻,常使叶片变为黄褐色,然后早落,严重时,幼苗生长停止、矮化、枯萎、死亡。成株后主要为害新叶,由上向下蔓延,叶面散生圆形或规则形病斑,叶正面呈黄色到褐色,病健部较明显,潮湿时叶背面有灰色至紫色霉层。豆荚、种子片表症状不明显,仅种子表面有灰白色菌丝团,种子重量和含油量显著降低。(二)病原、发病规律大豆霜霉病属鞭毛菌亚门霜霉属。病菌以卵孢子在种子、病荚和病叶上越冬,第二年卵孢子萌发,通过种于胚芽进入生长点,形成系统侵染,以后在病部长出大量孢子囊,随风两传播,引起再侵染,多呈点发性为害。发病条件:发病适温为20~24℃,在大豆生长期温度降低,土壤湿度在80%以上,开花到鼓粒期发病最重,造成很大损失,甚至绝产。因此。
出处
《农村科技》
1998年第12期8-8,共1页
Rural Science &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