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关于“文艺的科学”的构想及其对美学理论建设的当代意义
被引量:2
出处
《郭沫若学刊》
1998年第4期32-41,70,共11页
Journal of Guo Moruo Studies
同被引文献8
-
1曾永成.审美特性“初感”再思[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13(2):9-16. 被引量:2
-
2J.-M.费里,江小平,宋经武.现代化与协商一致[J].国外社会科学,1987(6):16-21. 被引量:7
-
3曾永成.运用系统原理进行审美研究试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9(4):12-17. 被引量:2
-
4郭沫若论创作[M].
-
5曾永成.论郭沫若对泛神论的诗性接受和科学转化[J].郭沫若学刊,1998(2):75-81. 被引量:2
-
6埃德加.莫兰,陈一壮.整体性的挑战[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2(1):22-25. 被引量:1
-
7曾永成.从形式、节奏到节律形式——文艺本体特性百年探寻轨迹扫描(下篇)[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31-36. 被引量:2
-
8朱良志.论中国传统艺术哲学的“无量”观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7(5):45-59. 被引量:2
-
1钱志富.胡风的诗学思想[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3):24-32. 被引量:1
-
2王雪菲.太阳恋人——读丰子恺《梵高生活》[J].中国民族博览,2016,0(5):200-201.
-
3李晓林.从海德格尔的“物”看里尔克的“物诗”[J].枣庄学院学报,2011,28(6):10-15.
-
4徐百柯.改写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一次尝试[J].文艺理论研究,2001(4):82-84. 被引量:1
-
5穆欣欣.诗与戏曲的抒情性[J].戏曲艺术,2000,21(4):38-45.
-
6王一.论写实与抽象再现与表现[J].美术界,2008(1):66-66.
-
7王畅.反映论与观念论[J].创作与评论,1989(4):36-39.
-
8程金城.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J].文学评论,1987(3):4-14. 被引量:4
-
9肖丽君,胡和平.主观表现与客观模仿——《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与《金瓶梅》比较研究之二[J].中州大学学报,2003,20(2):38-40.
-
10苏敏.形成中的表现风格──欧洲十八世纪文学风格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97-104.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