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6期70-76,共7页
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7
-
1李晋.佛教、医学与临终关怀实践——基于人类学的研究[J].社会科学,2007(9):94-105. 被引量:20
-
2张阳阳,佐斌.自尊的恐惧管理理论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2):273-280. 被引量:53
-
3包礼祥,丁世忠.对死亡的追问和对永生的祈愿———再论《荒原》的死亡意识[J].江西社会科学,2007,27(3):86-88. 被引量:2
-
4刘亚楠,许燕,于生凯.恐惧管理研究:新热点、质疑与争论[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97-105. 被引量:30
-
5海波.临终关怀语境下佛教生死观的当代价值转换[J].世界宗教研究,2014(1):44-51. 被引量:5
-
6白福宝.论死亡焦虑的本质[J].医学与哲学(A),2015,36(10):40-42. 被引量:18
-
7何则阴.“有死”的人寻求宗教的“永生”——以基督教和佛教为例作一初步考察[J].宗教学研究,2003(3):136-13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8
-
1白福宝.关系性联结:死亡焦虑纾解之道[J].医学与哲学,2019,40(3):21-25. 被引量:4
-
2白福宝,钟年.失独父母的丧痛与生命意义回归[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121-128. 被引量:2
-
3陈兴强,蔡少莲.老龄社会背景下不同学历护理实习生死亡焦虑水平的调查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7):67-70. 被引量:3
-
4李迎鑫,程明明.存在主义视角下医护人员的死亡焦虑及其应对策略[J].医学与哲学,2020,41(19):54-56. 被引量:1
-
5钱文娜,李小寒.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死亡焦虑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0,37(12):68-70. 被引量:1
-
6赵毓龙,张紫阳.论吴敬梓的疾病体验与《儒林外史》的疾病书写[J].中医药文化,2021,16(2):124-133. 被引量:3
-
7付亭钰,李开明,张静秋.大学生来生信念、时间管理倾向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29(10):1596-1600. 被引量:4
-
8韦革.中国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障碍和化解策略[J].医学与哲学,2019,40(6):28-31. 被引量:11
-
1何向阳.朝圣的故事或在路上──张承志创作精神描述(上)[J].文艺评论,1996(4):38-48. 被引量:10
-
2高秀芹.重复与递变:从《金牧场》到《金草地》[J].小说评论,1996(5):41-44. 被引量:4
-
3李洋.无边的漫旅——世界与张承志的寻求[J].当代作家评论,1987(5):8-15. 被引量:2
-
4黄发有.论张承志的文化批判[J].文艺争鸣,2015(6):17-25. 被引量:2
-
5何清.自然:走向民间化之中介──论张承志小说的心灵走向[J].小说评论,1998(6):60-64.
-
6彭丽萍.理想、希望和追求——张承志小说主题研究概述[J].兰州学刊,2007(11):202-204. 被引量:2
-
7玛拉沁夫.一部富有震撼力的作品——读小说《金牧场》有感[J].回族研究,2002(3):30-31. 被引量:2
-
8陈国恩.张承志的文学和宗教[J].文学评论,1995(5):15-24. 被引量:21
-
9张承志.重写《金牧场》[J].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0(12):8-8.
-
10朱世忠.高处不胜寒——论张承志精神阵地的构筑、文学表现手法的嬗变及其他[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1996,27(5):33-38.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