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33
-
1成有信.论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质[J].中国社会科学,1982(1):163-176. 被引量:45
-
2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4(3):15-22. 被引量:1624
-
3刘世峰.教劳结合基本概念辨考[J].教育研究,1994,15(3):22-26. 被引量:12
-
4黄济.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建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5):17-22. 被引量:196
-
5黄胜.水族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策略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9,20(1):56-59. 被引量:12
-
6孙振东.“教劳结合”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上海教育科研,1996(6):8-12. 被引量:7
-
7郭艳军,刘彦随,李裕瑞.农村内生式发展机理与实证分析——以北京市顺义区北郎中村为例[J].经济地理,2012,32(9):114-119. 被引量:42
-
8班建武.“新”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J].教育研究,2019,40(1):21-26. 被引量:388
-
9胡家祥.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多维解读[J].哲学研究,2015(8):104-108. 被引量:122
-
10翁伟斌.职业教育扶贫:政府履行发展职业教育职责的重要使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15):21-24. 被引量:25
二级引证文献5
-
1王晓旭,张瑞霞.新时代依托专业实践推进劳动教育的契机、挑战和着力点[J].中国轻工教育,2022,25(1):49-55. 被引量:2
-
2王伟,唐文静.乡村教师何以坚守且卓越--基于四位乡村卓越教师的叙事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23,35(2):69-76. 被引量:8
-
3付卫东,卢春华.教育数字化转型中乡村教师焦虑的形态、动因及消解路向[J].电化教育研究,2023,44(10):32-39. 被引量:13
-
4王伟,寇瀛丹.乡村教育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J].中小学校长,2024(7):34-39.
-
5赵利平,吴晓英,郑勤红.面向智慧教育的乡村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困境与调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44(20):9-14.
-
1杨瑞.邓小平教育体制改革思想探析[J].理论观察,2015(7):141-142.
-
2刘建春.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S3):240-242.
-
3张斌.谈如何建构高校非师范生的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5(26):38-40. 被引量:2
-
4刘玉巧.基于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教育分析[J].丝路视野,2016,0(17):58-59. 被引量:1
-
5鲜思东,徐金富.增强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育人功能[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17-19. 被引量:6
-
6李国柱,李从欣.河北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教育状况关系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28(6):835-837. 被引量:1
-
7孙洋洋.教师培训券: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创新[J].江苏教育研究,2010(1):28-31. 被引量:2
-
8夏兰艳,付印芳,翟月.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中外比较[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5(3):44-46.
-
9吴开俊.区域化: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抉择[J].现代教育论丛,2001(6):19-23. 被引量:1
-
10黄文焱,赵丽.消除认识误区 帮助大学毕业生克服"就业难"[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8(2):62-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