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叙事母题的现代语义──《寒夜》人物论
被引量:6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16-225,共10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共引文献14
-
1吴锦濂.曾树生形象纵横谈[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3):72-77. 被引量:2
-
2曹惠民,朱栋霖.“对话”,在契合与超越中完成——兼评《巴金论》《巴金论稿》等[J].文学评论,1987(4):105-111.
-
3王兆胜.寡妇道德与传统文化——兼论《寒夜》的爱情悲剧根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35(2):88-92. 被引量:3
-
4佟博.一个女性的自我抉择:浅谈《寒夜》中曾树生形象[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391-394. 被引量:3
-
5张皓宇.《寒夜》与《小城之春》的对照解读[J].电影文学,2012(6):74-76.
-
6陈思广.新时期以来的《寒夜》接受研究[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7):132-141. 被引量:11
-
7李梦冉.汪文宣:“老好人”的自我挣扎与旧知识分子的悲剧象征[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5):72-74.
-
8陈羲.她为什么“需要温暖”——《寒夜》研究中的一个问题[J].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5(12):17-18.
-
9孙湘婷.生活轨道外的零余者:巴金小说《寒夜》新论[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35(7):110-112. 被引量:2
-
10张君媛.从《寒夜》看巴金的婚恋观的转变[J].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7(3):37-38.
同被引文献38
-
1所静.挣扎在寒夜中的职业女性——曾树生形象的再认识[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3):216-220. 被引量:5
-
2陈则光.一曲感人肺腑的哀歌——读巴金的中篇小说《寒夜》[J].文学评论,1981(1):102-109. 被引量:13
-
3吴锦濂.曾树生形象纵横谈[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3):72-77. 被引量:2
-
4谷莎丽.曾树生性格的复杂性及其丰富内涵[J].齐鲁学刊,1988(4):36-39. 被引量:1
-
5钱虹,金辉.《寒夜》悲剧新探[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15(1):70-76. 被引量:2
-
6刘鹤岩.《浮云》与《寒夜》之比较[J].东北亚论坛,1995,4(1):92-97. 被引量:1
-
7石贝.束缚与反叛——试用“女权批评”解读《寒夜》[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2(1):38-40. 被引量:1
-
8陈少华.二项冲突中的毁灭——《寒夜》中汪文宣症状的解读[J].文学评论,2002(2):124-129. 被引量:12
-
9刘永昶.“回家”或是“在路上”——再论《寒夜》的知识分子形象[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1(2):31-32. 被引量:1
-
10巴金:《谈(寒夜>》,《作品》1962年第5-6期合刊.
引证文献6
-
1李纾淇.男性中心意识下的误读——对周蘩漪、曾树生认知错位的思考[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23-26. 被引量:1
-
2张立.《寒夜》的多重思想意蕴及其不同的解读方法[J].青海师专学报,2006,26(2):41-44. 被引量:1
-
3肖进贵.重读《寒夜》[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6(3):128-129.
-
4陈思广.新时期以来的《寒夜》接受研究[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7):132-141. 被引量:11
-
5刘文欣.日常书写、母题重述与疾病叙事——寻觅巴金《寒夜》的文学坐标[J].写作,2022,42(2):52-59.
-
6黄思楠.温度与亮度:巴金《寒夜》的概念隐喻内蕴探微[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4,45(10):90-94.
二级引证文献13
-
1刘芭.阁楼上的“疯”女人:繁漪——曹禺剧作人物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S1):212-214. 被引量:1
-
2易丽华.《憩园》的接受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4(4):43-47.
-
3周威,曾绍义.“绝望”中的呼号——从《寒夜》的末尾修改谈起[J].当代文坛,2015(6):79-81.
-
4张引.从症候出发:《寒夜》的接受障碍与题外之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2):76-80.
-
5陈唯莹.《寒夜》之寒:《寒夜》“家中人”的隔膜问题[J].文学教育,2017(3):54-55. 被引量:1
-
6孟嘉杰.梦境与错觉——从精神分析视角看《寒夜》[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56-61. 被引量:1
-
7冯昕.“巴金式”现实主义的反思:以《寒夜》作为对象[J].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1(12):72-75.
-
8胡悦.论巴金《寒夜》中的压抑与抗争--从封建与反封建谈起[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8(1):74-76.
-
9陈广根.论《寒夜》的战时经济叙事[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4):64-68.
-
10黄思楠.温度与亮度:巴金《寒夜》的概念隐喻内蕴探微[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4,45(10):90-94.
-
1刘天然.时代语(诗歌)[J].农村青年,2016,0(10):49-49.
-
2阙春媛.试论《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引发的爱情悲剧[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4,25(6):53-56. 被引量:3
-
3冯静静.从《寒夜》中婆媳矛盾特殊性探讨巴金后期创作意义[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4):125-125.
-
4陈玉萍.试论《孔雀东南飞》的双重悲剧性根源——兼论焦母为何驱遣刘兰芝[J].池州师专学报,2007,21(4):82-85.
-
5万安.《孔雀东南飞》的另种解读[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2005(6):58-58. 被引量:1
-
6杨霞.悲剧是谁造成的——浅谈巴金《寒夜》中的伦理道德[J].青春岁月,2013,0(16):19-19.
-
7张放.时髦随谈[J].龙门阵,2006,0(1):101-103.
-
8黄慧.浅析《孔雀东南飞》悲剧之因[J].课外语文(下),2016,0(12):152-152.
-
9李相福.“不孝”的悲剧——浅析刘兰芝被遣[J].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2(4):10-11.
-
10雨田.被揭示的刀锋(外二首)[J].诗刊,1991,0(12):2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