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浅谈《温病条辨》辨治神昏的特色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神昏是温病过程中的常见症状之一。根据感邪性质不同和病情的轻重,可有神昏谚语、神志昏蒙、昏愦不语、神志如狂等不同表现。关于神昏的病机及其治疗,历史上经历了一个很漫长的发展过程。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从上、中、下三焦对神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使其理论更加系统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创新,提出了很多独到、新颖的见解。笔者就从病机、治疗两个方面分别加以阐述。1 关于神昏的病机 汉代张仲景认为神昏的病机是阳明腑实热结,主张用苦寒攻下的承气场治疗。这之后很多年,这种观点一直占着主导地位。至清代叶天士首先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至热邪逆传膻中,神昏目瞑,……其势危急”。
作者 李爱民
机构地区 山东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8年第6期7-8,共2页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