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98-102,共5页
Journal of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Edition of Social Siences
同被引文献22
-
1魏胜.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J].教育与职业,2005(3):22-23. 被引量:40
-
2袁文军.人本管理与制度管理[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4):89-91. 被引量:3
-
3于洪平,宋晶.关于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6(3):81-84. 被引量:10
-
4于海昌.成人学生学习动机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21(2):65-66. 被引量:4
-
5王维勋.把握成人学生特点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成人教育,2006,26(3):59-60. 被引量:3
-
6董润萍.成人非学历教育探讨[J].成人教育,2006,26(4):59-60. 被引量:6
-
7李川,李刚.普通高校发展非学历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成人教育,2006,26(8):19-20. 被引量:17
-
8周世华.发挥高等职业教育优势 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7(2):37-41. 被引量:3
-
9杜秀芳,任淑红.成人学习的特点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15):121-122. 被引量:37
-
10张剑秋,徐静姝.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的比较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1):33-3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9
-
1余玲玲.当前我国高校非学历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琼州学院学报,2009,16(6):50-51. 被引量:7
-
2鲍钦.“独立设置成人院校的发展”文献综述[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1,26(B09):63-70.
-
3李艾珊.成人学生与高职学生《病理学》课堂收获的比较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1,25(11):36-38.
-
4马凤阁,戴飞.基于新形势下影响成人高等教育院校招生因素的探讨与分析[J].甘肃科技纵横,2012,41(3):144-146. 被引量:1
-
5谢瑞霞.继续教育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结合模式研究[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5(2):82-84. 被引量:2
-
6赖立.论高等函授教育坚持与变革之策[J].当代继续教育,2015,33(1):8-13. 被引量:3
-
7冯建生.体育类单科院校成人教育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天津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6):64-66.
-
8赵汝梅.构建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机制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15):118-119. 被引量:2
-
9梁军丽,张璀红,孙乔治,杨龙,李峰.混改背景下国企下属职、成院校改革现状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0,22(4):3-7. 被引量:1
-
1黄尧.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展望[J].教育与职业,2003(23):13-14. 被引量:8
-
2姚念章.当代终身学习的发展与展望[J].菏泽学院学报,2000,24(3):77-78.
-
3刘春生,李建荣.美国社区学院社区教育的发展与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05,26(19):64-66. 被引量:6
-
4周德春.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与展望[J].学子(理论版),2013,0(12S):185-185. 被引量:1
-
5王小松.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与展望[J].科技资讯,2015,13(33):228-228. 被引量:1
-
6鲁艳,谢明浩.日照电大社区教育的发展与展望[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15-17.
-
7孔康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7(15):78-83. 被引量:5
-
8刘宇.职业教育发展与展望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7(4):45-47.
-
9黄尧.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9(34):11-12. 被引量:3
-
10刘春生 ,李建荣 .论美国社区学院社区教育的发展与展望[J].教育与职业,2005(24):35-37. 被引量: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