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70-74,79,共6页
Journal of Guiya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共引文献35
-
1高红.论专业英语[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1):132-137. 被引量:2
-
2尹轶群.论ESP课程设计对母语非英语学生的必要性[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3):144-145.
-
3范谊.ESP存在的理据[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27(3):43-48. 被引量:156
-
4余国良.科技英语中as的用法与汉译[J].攀枝花学院学报,1999,18(4):59-61.
-
5唐珍.ESP在三本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7):358-359. 被引量:1
-
6陈莉萍.专门用途英语存在的依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28-30. 被引量:82
-
7邓东元.探析ESP教学现状与发展[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72-75. 被引量:40
-
8黎敏,郑家顺.谈英美文学教学如何应对专业用途英语[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1):121-122.
-
9张芳芳,赵美云.试论科技英语(EST)词汇的特点与汉译[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1):153-155. 被引量:2
-
10姚嘉五.翻译的语体与文体[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7(4):109-11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9
-
1范谊.ESP存在的理据[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27(3):43-48. 被引量:156
-
2Hutchinson & Water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
3Jordan,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A guide and resource book for teacher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
4黄成夫.高职英语教学贯穿ESP教学理念的原则、教法与实施途径[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23(5):89-94. 被引量:18
-
5欧昌清.高职EGP与ESP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92-93. 被引量:5
-
6陈国华.重新认识英语和英语教育的地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2(4):291-293. 被引量:43
-
7蔡基刚.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定研究——再论听说与读写的关系[J].外语界,2011(1):21-29. 被引量:130
-
8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兼谈在我国高校开展多种类型英语教学的可行性[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79-83. 被引量:733
-
9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2-28. 被引量:1629
-
1杨馥卿,刘晓蔚,于瑾.成人英语教学的社会语言学思考[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9(1):48-49.
-
2冯英杰.构建大学英语ESP与EGP有效衔接之教学[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7(5):99-100. 被引量:6
-
3李明.汉语词义再认识──二重语义表现形态分析[J].四川三峡学院学报,2000,16(2):44-51. 被引量:1
-
4梁俭.国外特定用途英语(ESP)的发展与现状[J].外语学刊,1990(4):7-10. 被引量:7
-
5梁新荣.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新定位下的分层教学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31(4). 被引量:2
-
6何文娟.高职院校EGP与ESP有效衔接的英语教学模式探析[J].黑河学刊,2012(8):119-120. 被引量:6
-
7贾妍.外贸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标准[J].海外英语,2013(15):122-123. 被引量:2
-
8汪冬瑾.理工科院校EGP与ESP课程衔接模式探析[J].读书文摘(中),2016(7):100-101.
-
9杜丽华,綦小芹.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EGP与ESP教学模式的结合[J].校园英语,2015,0(11):36-37. 被引量:1
-
10马建桂.EGP与ESP相衔接的教学模式构建——以航海英语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7):241-242.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