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研究会文化历史形态的还原──现代中国文学社群文化形态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3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26,共26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同被引文献10
-
1朱寿桐.论创造社文学的现代化品格[J].文学评论,1992(6):115-126. 被引量:4
-
2杨洪承.文学史观念的革新势在必行——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断想[J].学习与探索,1987(1):103-109. 被引量:3
-
3[日]伊藤虎丸 著,孙猛等.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
4王茜.“文学起源”的话语建构--“文学起源于民间”观念的批判性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0(2):15-20. 被引量:1
-
5李鸿祥.有别于社会史的文学史:对文学史写作可能性的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0(2):21-25. 被引量:2
-
6赵雷.经典的解读——现代文学史的两种作品分析模式[J].中华文化论坛,2012(1):100-105. 被引量:2
-
7左东岭.文学经验与文学历史[J].文学遗产,2012(1):134-136. 被引量:2
-
8李德南.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的经验积累与可能性——以陈晓明的《中国当代文学主潮》为例[J].文艺争鸣,2012(2):77-83. 被引量:10
-
9罗执廷.汉语新文学史写作体例摭谈[J].文艺争鸣,2012(2):84-89. 被引量:1
-
10朱晓进.政治化思维与三十年代中国文学论争[J].中国社会科学,2002(6):128-139. 被引量:18
-
1杨洪承.文学社群与多元文化——现代中国文学社群文化类型初探[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43(2):76-81. 被引量:1
-
2韩传喜.论未名社的文化形态[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26(4):22-24. 被引量:3
-
3张涛.文学社群与明清地域文学流派[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0(1):33-40. 被引量:1
-
4杨洪承.七月派文学群体的文化结构探源——现代中国文学社群的个案研究之一[J].社会科学辑刊,1998(6):144-150. 被引量:5
-
5顾金春.论19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社群的群体意识[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110-116. 被引量:1
-
6王力.评杨洪承新著《“人与事”中的文学社群》[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10):212-216. 被引量:1
-
7杨洪承.“豆”与“豆荚”——鲁迅与现代中国文学社团之关系考辨[J].鲁迅研究月刊,2009(12):34-39. 被引量:2
-
8张涛.晚明文学社群的交流与传播及其对文学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7(1):62-67.
-
9张业松.总体性的分解和文学生产方式的变化(《上海文学》2002年第5期)[J].当代作家评论,2002(4):55-55.
-
10孙植,罗时进.清代浙西平湖文学社群考述——以“东湖”、“洛如”、“艺舫”为中心[J].河北学刊,2013,33(4):81-8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