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与世界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要
出处
《郭沫若学刊》
1997年第4期31-34,共4页
Journal of Guo Moruo Studies
-
1程翔章.郭沫若在“五四”前的翻译实践及其意义[J].外国文学研究,2001,23(1):105-111. 被引量:3
-
2艾克恩.发现人才 培养人才——学习鲁迅教诲的联想[J].文艺研究,1980(3):62-66.
-
3生动的人物形象[J].文艺理论研究,1982(1):176-176.
-
4郑孟彤.谈创作上的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与吕俊华同志商榷[J].文学评论,1989(6):73-80. 被引量:1
-
5马新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特征[J].远程教育杂志,1984,4(5):4-6.
-
6王立明.郭沫若与外国文学[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5):16-20. 被引量:1
-
7邵燕祥.反教条主义的理论勇气——读秦兆阳《文学探路集》笔记[J].文艺研究,1985(2):51-58.
-
8黄一龙.庐山上的哲学问题[J].同舟共进,1999(11):40-41.
-
9翟墨.审美观念变革中的美学定位[J].文艺研究,1992(6):27-34. 被引量:1
-
10李玉珍,刘悦坦.走出“世界观决定论”的误区——郭沫若“两重人格”剖析[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1999,0(2):36-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