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礼乐作为人文制度,并由此标示古典与今典(上)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该文系一篇关于礼乐问题的历史文化研究学术文论,提交[现代社会的礼乐重建]学术研讨会(该会由中央音乐学院与台湾佛光大学南华管理学院主办,于一九九六年九月六日至七日在北京召开)。该文认为,礼乐由处理办法、思想构架、观念方式、意识形态、人文制度,逐渐衍变而来。作为背景,需正视未来“文明冲突”的态势,针对“后冷战”雏形的局面,在历史断层与文化转型频繁出现的转折点,对跨世纪作出新的历史人文承诺。出于对“当代”问题的关注,需要重视一系列形态的转换──历史→当下;古典→个典;正史→稗史;书面文本→口头文本;思想史→学术史;等等。由此引发“问题意识”丛生,并须及时策略。以古典之见,礼者,已由关涉行为者而聚合成规矩之则;乐者,已由关涉音声者而泛化为协调之义。故,礼乐之乐,乃假借乐艺之乐,且与礼呈同述之态(观念方式)。进而,因乐之所及泛化至和,又成为古代上层意识形态所力图倡导之人文秩序(意识形态)。遂,礼乐相和,是为中国古代最具典型意义,且占据主流地位的人文意识形态。更为关键者,对人文历史具制动意义的文化当事人而言,则又为统治者维系社会秩序的一个人文守则。其潜在者,即为“文以载道”,以至成为古代文人成就自我的人格之鉴。文以载道,?
作者 韩锺恩
出处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3-8,共6页 Jiaoxiang-Journal of Xi'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3

引证文献1

  • 1刘元.论乐[J].陕西社会科学论丛,2011,2(4):36-3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