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24
-
1蔡雯,李勤.少数民族地区党报新闻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对五家民族自治区党报的抽样分析[J].当代传播,2004(2):4-9. 被引量:20
-
2张儒.论民族新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5(3):70-74. 被引量:11
-
3张万隆.民族新闻写作浅议[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6(2):85-89. 被引量:1
-
4崔茂林.也谈民族新闻——兼与张儒同志商榷[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6(1):41-42. 被引量:1
-
5余正生.论民族新闻报道[J].贵州民族研究,1988,8(3):46-49. 被引量:2
-
6余正生.论民族新闻特色[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7(5):68-71. 被引量:1
-
7余正生.论民族新闻特色[J].新闻界,1995(4):15-16. 被引量:1
-
8李欣.近年来我国民族新闻学研究综述[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21-124. 被引量:3
-
9余正生.论民族新闻报道[A].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主编.中国新闻年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
10郑保卫冲突·融合.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二级引证文献11
-
1普瑞.浅析新疆地区民族新闻的民族特色[J].东南传播,2008(12):106-108. 被引量:5
-
2张斌.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民族新闻报道[J].今传媒,2010,18(10):132-133. 被引量:3
-
3蒙丽.民族新闻新论[J].广西民族研究,2012(2):72-79. 被引量:1
-
4才让卓玛.“民族新闻”是个伪概念[J].青年记者,2013(6):25-26.
-
5廖云路.涉藏报道的“三重跨文化传播”模式阐释——兼论一种理解民族新闻的框架[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6):149-155. 被引量:3
-
6兰杰.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新闻引导[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6,25(1):16-18.
-
7李峰,张德胜.第十届民族运动会新闻服务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出版,2016(24):47-50. 被引量:1
-
8夏静.探析新媒体语境下的民族情深——基于云南师范大学校园网的民族新闻报道[J].新闻研究导刊,2017,8(4):285-285.
-
9拉巴次仁.边疆民族地区新闻事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西藏山南市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7,38(16):182-185. 被引量:1
-
10廖云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闻伦理论域——兼论民族新闻伦理的可能性[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8(1):153-159. 被引量:4
-
1王春春,王洪祥.关于“民族新闻”的断想[J].新疆新闻界,1997(2):26-27. 被引量:2
-
2廖艳娟.谈少数民族档案的开发利用[J].兰台世界(上旬),2008(8):42-42. 被引量:4
-
3周宇豪.论社会转型期的新闻舆论监督[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8(7):41-42.
-
4海拉提·阿不都热合曼.新疆的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及其建设[J].新疆社科信息,2008(2):27-30.
-
5梅龙.图书馆学研究思维模式的改变[J].图书馆学研究,1986(6):20-22.
-
6尹丽辉.科技立法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5,6(10):6-7.
-
7丁瑞雪.民族政治发展研究述评[J].兰台世界(上旬),2015(11):128-130.
-
8刘云明.元、明、清时期的傣族文书运转系统[J].云南档案,1990,0(5):27-29. 被引量:2
-
9汪燕,桑志强.新媒体在族际政治和谐治理中的应用研究[J].新闻战线,2015(4X):143-144.
-
10牛丽红.浅谈民族政治文化新闻报道的原则与路径[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74-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