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字构形理据与现代汉字部件拆分
被引量:
6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汉字构形理据与现代汉字部件拆分□王宁引言汉字是由不同数量、不同功能的部件依不同的结构方式组合而成的。部件的数量、功能和组合方式(位置、置向、交接法),是每个汉字区别于其他汉字最重要的属性,汉字的信息量主要是由部件来体现的。就汉字的教学来说,不通过部件...
作者
王宁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9,共6页
关键词
现代汉字
汉字构形理据
汉字部件
无理据拆分
汉字字形
古文字
部件拆分
“月”
汉字教学
构形系统
分类号
H102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62
引证文献
69
二级引证文献
245
同被引文献
362
1
彭聃龄,王春茂.
汉字加工的基本单元:来自笔画数效应和部件数效应的证据[J]
.心理学报,1997,29(1):9-17.
被引量:122
2
李大遂.
对外汉字教学发展与研究概述[J]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2):41-48.
被引量:27
3
谭海涛.
关于语言测试的几点思考[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3,1(6):94-96.
被引量:4
4
万业馨.
文字学视野中的部件教学[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1):13-19.
被引量:19
5
陈慧.
外国学生识别形声字错误类型小析[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2):16-20.
被引量:16
6
陈曦.
关于汉字教学法研究的思考与探索——兼论利用汉字“字族理论”进行汉字教学[J]
.汉语学习,2001(3):70-75.
被引量:21
7
江新.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初探[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1):61-68.
被引量:125
8
张小衡.
《信息处理用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件规范》在输入法应用中的难点讨论[J]
.中文信息学报,2004,18(4):60-65.
被引量:9
9
邢霞.
动态考察汉字理据的演变[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2,18(1):27-29.
被引量:5
10
张德鑫.
关于汉字文化研究与汉字教学的几点思考[J]
.世界汉语教学,1999,13(1):84-88.
被引量:43
引证文献
69
1
黄利华.
基础教育汉字字形偏误分析[J]
.科教导刊,2023(24):46-48.
2
邢霞.
动态考察汉字理据的演变[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2,18(1):27-29.
被引量:5
3
梁彦民.
汉字部件区别特征与对外汉字教学[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4):76-80.
被引量:45
4
张继英.
相辅相争的理据[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5(4):21-24.
被引量:3
5
丁秀菊.
论汉字的构形理据及其演变[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6-62.
被引量:6
6
邢红兵.
《(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汉字部件统计分析[J]
.世界汉语教学,2005,19(2):49-55.
被引量:48
7
张万有.
汉字部件小议—兼评黄廖主编《现代汉语》的偏旁部件等同说[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3):3-3.
被引量:1
8
杨月蓉.
谈现代汉语教材中的“偏旁”和“部件”[J]
.语言文字应用,2006(4):27-32.
被引量:5
9
石传良,罗音.
理据识字法是对外汉字教学的重要方法[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5(2):45-49.
被引量:13
10
夏迪娅.伊布拉音.
维吾尔族学生汉字习得偏误分析[J]
.汉语学习,2007(4):79-83.
被引量:17
二级引证文献
245
1
谭飞.
汉字形体优化刍议[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4(5):103-106.
2
卢楚钧.
“木”部件的构形构义分析及部件教学探讨[J]
.汉字文化,2024(19):10-12.
3
王蕾.
论“土”部字及其对外汉字教学建议[J]
.汉字文化,2024(15):85-87.
4
钱倩倩,施霖.
汉字字形度量指标:纵横比、笔画凸包比和凸包边界比及其评估[J]
.汉字文化,2022(S02):1-4.
5
玉山江·艾里江.
浅谈低年级维吾尔族学生书写错别字偏误原因及对策——以大学生社会实践泽普县X村为例[J]
.汉字文化,2022(S02):226-228.
6
朱祺.
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创新分析[J]
.汉字文化,2020(3):50-51.
被引量:1
7
段志凌.
唐开成石经研究概述[J]
.碑林集刊,2023(1):328-334.
8
舒韶雄.
三方唐代墓志录文补正[J]
.碑林集刊,2020(1).
9
应学凤,张丽萍.
语言符号任意性与象似性之争及其实质[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38-41.
被引量:1
10
安丽荣.
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研究综述[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5):62-62.
被引量:2
1
单侠.
谈汉字构形理据的历史演变[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9(4):139-140.
2
李海涛.
汉字构形理据的历史演变[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2):155-156.
被引量:1
3
陈拥军.
汉字构形理据的历史演变与汉字的记号化[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13-116.
被引量:3
4
何林英.
试析构形理据下汉字结构的变化[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11):46-47.
5
黎莉芩.
浅谈汉字构形理据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甲级汉字为例[J]
.现代交际,2013(1):220-221.
被引量:1
6
张和生.
基于二语教学的汉字构形理据量化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51-56.
被引量:7
7
张德劭.
汉字部件规范的目的和部件拆分标准——兼评《基础教学用现代汉语常用字部件规范》[J]
.中国文字研究,2007(2):229-233.
被引量:3
8
刘红梅.
论汉语聚合词的修辞效果[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2(8):39-41.
9
焦贵甫.
英汉音节比较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4(1):95-99.
被引量:1
10
赵光.
原始思维对汉字构形理据的影响[J]
.语言研究,2002,22(S1):105-107.
被引量:3
语文建设
199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