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之妙 存乎一心──余光中文学创作批评启示录
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7年第6期133-136,共4页
Journal of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
1梁艳萍.在场的诗者--阿毛新世纪创作批评[J].南方文坛,2008(2):45-48.
-
2许志光.余杰的文化意义简评[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25(4):94-96.
-
3李程.梁章钜女性创作批评所持的诗歌观念——以《闽川闺秀诗话》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5):77-78.
-
4包小涵.南方书写和个人化写作——黑陶散文创作批评[J].翠苑,2011(5):90-91.
-
5乔以钢,景欣悦.20世纪80年代女性批评主体的文学实践[J].社会科学战线,2015(12):138-146.
-
6张清华.创作批评·实验与技术的误区[J].山东文学,1996,0(12):58-58.
-
7王吉鹏,赵一航.鲁迅与现代评论派、新月派文学[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3):62-66.
-
8李新彬.消弭感悟式的鉴赏与理性批评的疏离——关于新时期以来甘肃文学创作批评的思考[J].飞天,1999(11):105-108.
-
9周若金,雨萧.茅盾对公式化、概念化创作批评的依据与纠正见解[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53-57.
-
10李仲凡.诗情与诗艺——鲁迅与周作人诗观合论[J].社科纵横,2001,16(4):63-64.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