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主体性教育:我国当代教育实验的主题
被引量:
2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关于人的主体性问题的研讨,从八十年代由哲学、文学领域发端,进而向教育领域全面辐射,迅速扩展成为我国学术界的一股研究热潮。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提倡并构建主体性教育。
作者
张天宝
机构地区
北京科技大学
出处
《上海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2-25,共4页
Journal of Shanghai Educational Research
关键词
主体性教育
当代教育实验
类主体性
创造教育
学生主体性发展
创造性思维
教学过程
主体性素质
实验研究
教育理论
分类号
G52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03
引证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61
参考文献
1
1
郭文安.
试论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J]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20(3):88-95.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
1
张天明.
如何看待新课程改革中学科教育的“学科性”[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4):42-46.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103
1
鲁洁.
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论人的转型与教育[J]
.教育研究,1999,20(11):3-10.
被引量:142
2
徐继存.
论教学交往研究及其价值导向[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6(6):15-19.
被引量:19
3
张庆林.
试论主体教育[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0(2):48-51.
被引量:2
4
朱德全.
数学问题解决的表征及元认知开发[J]
.教育研究,1997,18(3):50-54.
被引量:42
5
和学新.
主体性的生成机制与教学设计[J]
.教育研究,1997,18(11):36-40.
被引量:62
6
叶澜.
论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与发展主体的动态关系[J]
.中国社会科学,1986(3):83-98.
被引量:71
7
王枬.
论道德需要与道德教育[J]
.教育科学,1998(2):45-48.
被引量:12
8
黄济.
人的主体性与教育[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1):1-4.
被引量:31
9
程素萍.
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研究综述[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16(3):16-19.
被引量:38
10
张天宝.
试论主体性教育的目的观[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16(6):1-7.
被引量:44
引证文献
20
1
李四友.
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试验对教学工作的要求[J]
.教育学术月刊,1997(5):65-67.
2
刘大江.
浅论高中化学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0,14(1):60-61.
3
蔡怡.
重视主体性教学让课堂充满生机——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在音乐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0,14(5):35-37.
4
廖景榕.
主体性教育视界中的高校德育[J]
.三明学院学报,2005,22(3):351-354.
5
汪剑儒.
构建“三步六环节”作文教学模式的研究[J]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2(4):47-48.
被引量:1
6
李晓君,尤嘉.
论主体性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
.现代企业教育,2008(4):62-63.
被引量:2
7
赵福祯.
网络时代加强物流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
.中国市场,2008(36):152-153.
被引量:1
8
黄群昌.
构建学生主体 提高德育实效[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9,25(4):67-69.
被引量:3
9
张家军,李森.
主体性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9(2):16-19.
被引量:13
10
冯光.
陆象山主体性教育思想新探[J]
.抚州师专学报,1999,18(2):68-7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61
1
韩凤月,宋宗佩,王菁.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体育专业理论课程应用中的价值、困境和展望[J]
.体育师友,2023,46(1):16-20.
2
施珍.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
.高考,2023(29):108-110.
3
张庆林,邱江.
思维和学习领域中的元认知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1):20-26.
被引量:15
4
李涛.
谈素质教育观下的北方高校冰上教学[J]
.冰雪运动,2005,27(2):56-58.
被引量:3
5
章国平.
陆九渊独立型人格思想的现代价值[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1):36-39.
被引量:3
6
陈明华.
陆九渊德育思想的现实转换[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1):40-44.
被引量:3
7
郑宇红.
试论教师主体性及其确证[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24(5):42-44.
被引量:3
8
廖景榕.
主体性教育视界中的高校德育[J]
.三明学院学报,2005,22(3):351-354.
9
王小燕.
试论主体性教育[J]
.医学教育探索,2007,6(4):293-295.
被引量:4
10
侯明志.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学生主体性表现与作用[J]
.教育与职业,2007(32):120-121.
被引量:12
1
郑友训.
论主体性教育与活动课程[J]
.教育探索,2004(7):23-25.
被引量:4
2
王建军,王永斌.
从人的主体性看素质教育[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06X):78-79.
被引量:2
3
石长林.
素质教育视野中的学校教育活动[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4(6):22-24.
4
李征东.
浅谈学生主体性素质的培养[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05X):72-73.
5
尤东煜,孟芳.
和谐多媒体 开辟新领域[J]
.教育艺术,2005(6):13-14.
被引量:1
6
汪理智.
论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4(4):55-56.
被引量:3
7
张书文.
论师范生主体性素质的培养[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1,22(6):64-66.
8
李环军.
素质教育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
.神州,2016,0(24):52-52.
9
胡明鹤.
恰当使用电教媒体促进学生主体性素质发展[J]
.青海教育,1999,0(11):19-19.
10
李钢.
试析主体性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J]
.中国成人教育,2005(5):44-45.
被引量:1
上海教育科研
199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