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法相唯识学复兴的回顾(下)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法相唯识学复兴的回顾(下)佛日对西方文化的回应晚近法相唯识学的复兴,实质上是东方传统文化对近代西方文化挑战的一种回应,弘扬唯识的人士,不少怀有佛学救国、学术救国的热忱,对面临的时势挑战,具有较清醒的认识,对唯识学所具的优势和弱点,也不无反省。太虚大师...
作者
佛日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8,共4页
The Voice of Dharma
关键词
法相唯识学
欧阳渐
太虚大师
唯识论
西方哲学
阿赖耶识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挑战
章太炎
西方心理学
分类号
B946.3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0
1
徐伯荣.
爱国高僧能海法师[J]
.四川统一战线,1999,0(11):22-23.
被引量:2
2
买文兰.
抗战前十年国民党在大学推行党义教育述评[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1-33.
被引量:1
3
杨耀健.
太虚大师与汉藏教理院[J]
.世界宗教文化,2006(2):36-40.
被引量:2
4
吕激.《吕激佛学论著选集》(卷三),济南:齐鲁出版社,1991年,第1378页.
5
印顺.《谈人世与佛学》,《妙云集》下编七,台北:正闻出版社,1976年,第175-251页.
6
江灿腾.《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思想探源》,《现代中国佛教的思想论集》(一),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0年,第75-107页.
7
南条文雄.《怀旧录》,东京:平凡社,1979年,附录.
8
吕潋.《吕潋佛学论著选集》(卷三),第1413-1414页.
9
吕激.《吕激佛学论著选集》(卷一),济南:齐鲁出版社,1991年,第401-402页.
10
石世梁,克珠群佩.
近代藏汉文化交流的使者——能海法师[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45-5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4
1
倪梁康.
玄奘《八识规矩颂》新译[J]
.现代哲学,2006(1):67-77.
被引量:2
2
方兰.
五台高僧法尊法师与次第思想在学僧教育中的实践[J]
.五台山研究,2011(2):48-54.
被引量:1
3
唐忠毛.
中国佛教现代性的基本向度[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4,51(6):138-143.
4
彭华.
西川生妙莲:民国佛教的巴蜀篇[J]
.地方文化研究,2019,0(6):59-7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陈坚.
西方话语为何难以侵入中国佛学[J]
.社会科学论坛,2007(3):25-31.
被引量:1
2
倪梁康.
王肯堂及其《八识规矩集解》[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5(2):96-107.
被引量:4
3
赵炳活.
藏传佛教的历史分期及其重要特征新探[J]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27(1):1-10.
被引量:3
4
刘志超.
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镜像:马一浮与谢无量书法[J]
.书画艺术,2022(3):84-92.
5
刘志超.
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镜像:马一浮与谢无量书法[J]
.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2022(5):57-64.
6
陈从阳,袁绪茜.
张圣奘生平述考[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3,43(5):9-18.
1
徐洪兴.
唐宋间儒学的转型及其提供的思考[J]
.中华文化论坛,2005(1):86-90.
被引量:1
2
温金玉.
禅与西方世界[J]
.中华文化论坛,1997(4):78-81.
3
王雷泉.
悲愤而后有学[J]
.佛教文化,1996,0(2):5-6.
被引量:1
4
王雷泉,程群.
中国佛教译场的回顾与前瞻[J]
.法音,1998,0(3):11-13.
被引量:7
5
曾令华.
现代新儒家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论争的当代价值[J]
.求索,2009(3):47-49.
被引量:2
6
冯婷.
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文化挑战——有感于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论[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1):116-120.
被引量:6
7
读者来信[J]
.世界宗教研究,1999(4):145-145.
8
张祥浩.
评牟宗三的道德的形上学[J]
.江苏社会科学,1999(1):67-72.
9
张立平.
从稻盛和夫的成功看东方传统文化所蕴藏的智慧[J]
.神州,2012(27):20-20.
10
法相唯识学复兴的回顾(上)︶[J]
.法音,1997,0(5):10-16.
被引量:1
法音
199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