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大庆社会科学》
1997年第5期57-61,共5页
Daqing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34
-
1王岚.女性眼中的爱情婚姻观——简爱与姚木兰的对比研究[J].时代文学,2008(15):114-115. 被引量:5
-
2刘勇.论林语堂《京华烟云》的文化意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96-103. 被引量:21
-
3杨义.二十世纪华人家庭小说的模式与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1990(1):165-182. 被引量:9
-
4李炳银.对《京华烟云》人物塑造的几点看法[J].文艺争鸣,1987(6):51-56. 被引量:4
-
5刘锋杰.承继与分离——《京华烟云》对《红楼梦》关系之研究[J].红楼梦学刊,1996(3):220-249. 被引量:15
-
6杨义.林语堂:道家文化的海外回归者[J].华文文学,1991(2):50-53. 被引量:5
-
7阎浩岗.具有“红楼”血缘的两部中国现代小说——《红楼梦》与《家》及《京华烟云》之比较[J].红楼梦学刊,2002(1):259-274. 被引量:10
-
8姚传德.林语堂论儒、释、道与中国文化[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2):109-112. 被引量:10
-
9张芸.林语堂的儒教观[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3):102-106. 被引量:2
-
10林语堂著.张振玉译.红牡丹,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引证文献5
-
1王艺臻.1979—2020年的《京华烟云》接受研究[J].华文文学评论,2021(1):296-309.
-
2尤爱焜.“伊甸园”的追寻与失落——林语堂小说《红牡丹》解读[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3):74-76.
-
3尤爱焜.论林语堂小说家庭文化的审美取向[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3(5):480-484. 被引量:1
-
4周君.林语堂与中国儒教文化之离合[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282-283. 被引量:1
-
5刘洪泉,吴画.《京华烟云》中人名意蕴与汉译选字探微[J].作家,2007,0(14):104-105.
-
1雷雨婷,王永.扬雄赋作的生命意识[J].韶关学院学报,2016,37(1):13-16. 被引量:1
-
2张海沙.唐宋文人对《金刚经》的接受[J].人文杂志,2007(4):129-136. 被引量:2
-
3刘师健.儒道融合视域下辛弃疾词的多元特质[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6,16(3):93-96. 被引量:2
-
4张恩普.儒道融合与明代文论的文化走向[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79-82.
-
5朱秋德.苏轼《后赤壁赋》中的儒道情结及其文化意义[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1997,0(1):27-29.
-
6佟超.论《伍子胥列传》的悲剧意蕴[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9(4):78-79.
-
7朱东宇.家长与丈夫——《林语堂三部曲》人物论之一[J].北方论丛,1997(5):90-94. 被引量:1
-
8孟利.儒道融合的姚木兰之我观[J].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3(3):123-125. 被引量:2
-
9麻天祥.《红楼梦》兼收并蓄的文化思想——儒道融合,以道释佛[J].红楼梦学刊,1988(2):127-136. 被引量:7
-
10温婷婷,张恩普.儒道融合与宋代文论的理论自觉[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2(4):22-27.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