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博》
1997年第5期94-96,共3页
同被引文献19
-
1PAT,REEVES,李晓华.用真空加热台保护纺织品的技术[J].东南文化,2000(11):123-125. 被引量:2
-
2田金英,王春蕾.北京故宫文物霉菌调查研究[J].北方文物,2002(3):100-107. 被引量:12
-
3张雪莲,陈士明,唐静娟.应用电子顺磁共振法研究丝织品的老化及其保护[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8,10(1):30-37. 被引量:2
-
4郭思洁.环氧乙烷混合气体熏蒸消毒在文物保护上的应用[J].北方文物,1997(1):94-95. 被引量:1
-
5张雪莲,唐静娟,郭时清.利用比色法研究丝绸的老化[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4,6(2):32-38. 被引量:2
-
6糟朽丝绸揭展剂研究[J].中国文化遗产,2004(3):73-73. 被引量:1
-
7张晓梅,原思训.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老化丝织品的分析研究[J].电子显微学报,2003,22(5):443-448. 被引量:26
-
8李玲.古代丝绸的老化及其保护[J].江汉考古,2002(2):81-84. 被引量:12
-
9周静洁,林红,陈宇岳.古代丝织品老化机理及其保护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7,27(1):60-64. 被引量:21
-
10Becker M A,Tuross N.Initial degradative changes found in Bombyx mori silk fibronin[J].Silk Polymers,1994,253-269.
二级引证文献25
-
1马燕,闫丽,吕静,任静怡.生物技术在首都博物馆有机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概述[J].首都博物馆论丛,2023(1):251-256.
-
2魏彦飞,兀宁香,徐津津,龚德才.荆州望山桥一号楚墓出土丝织品矿化现象研究[J].南方文物,2019(5):246-251. 被引量:1
-
3严静,王丽琴.考古出土丝织品加固方法之探讨[J].江汉考古,2008(2):109-114. 被引量:2
-
4郭丹华,吴子婴,周旸,赵丰,李文瑛.新疆营盘出土丝纤维的形貌分析[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5):682-686. 被引量:2
-
5郭敏,邱祖明,吴顺清,田志宏.高仿真模拟古代丝织品文物方法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5):31-32. 被引量:5
-
6张晓梅,宗晓龙,杨颖亮.Fe、Cu对丝绸保存状况的影响[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0,22(4):1-8. 被引量:3
-
7郭敏,熊涛,邱祖明,吴顺清,田志宏.古代丝织品文物霉斑清洗的生物学方法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857-19860. 被引量:12
-
8马玲,傅吉全.紫外光对桑蚕丝分子组成和性能的影响[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2):51-59.
-
9郭敏,邱祖明,熊涛,吴顺清,田志宏.丝织品的氙灯光老化及污布制作观察[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9):248-251.
-
10胡智文,黄小芳,张敬,曹晓晔,郑海玲,周旸,赵丰,彭志勤.丝素蛋白/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对老化丝纤维的加固[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27(12):44-47. 被引量:9
-
1李文英,张群喜.制作补绢的人工老化法[J].文博,2001(5):76-79. 被引量:1
-
2第二届高等学校图书馆党务工作研讨会在青岛大学召开[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29(6):118-118.
-
3曹家俊.周(石廉)和清代中叶甘肃民间棉纺织业的兴起[J].文献,1989(2):286-287.
-
4赵雪曼,吴生.创新思维和纺织科技人才的培养[J].陕西纺织,2005,17(2):55-56.
-
5陈新荣.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需要应用型研发机构作支撑——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建设的实践和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8,5(25):229-230.
-
6关于第七届博士生学术年会通知[J].纺织学报,2009,30(8).
-
7全省纺织系统档案工作会议在苏州召开[J].档案与建设,1991,0(3):56-56.
-
8长兴@大科技[J].今日科技,2015,0(10):3-3.
-
9郭莉珠.关于巴罗研究酸对纸张的破坏及其修复方法的情况[J].档案学通讯,1986(4):52-54. 被引量:6
-
10王华良.以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加快纺织业转型升级——走进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J].今日科技,2008,28(7):41-42.
;